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财经频道 >> 风景河北 >> 燕赵图景

最后时刻

来源: 河北电广传媒 作者: 2017-08-15 11:25:5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这张照片是白求恩生前拍摄的最后一张工作照。

  它最早刊登在1942年出版的《晋察冀画报》上,遗憾的是白求恩生前并没有看到它。据摄影家吴印咸回忆,这张照片拍摄于1939年10月28日,当时,白求恩正在离火线只有2.5公里的涞源县孙家庄的一座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

  在做最后一个腿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时,敌人的炮火已经临近。为了尽快把碎骨清理干净,白求恩毫不犹豫地脱下手套。然而,就在他赤手从受伤战士的伤口摸取碎骨时,他的手指被刺伤了。

  此时,三万多日军正在对晋察冀根据地实施惨绝人寰的“冬季大扫荡”,战事频繁、伤员众多,白求恩夜以继日地奔波忙碌着。

  1939年11月1日,也就是白求恩手指划伤三天后,由于医疗器械已经提前转移,白求恩在没有医疗手套的情况下,冒着受伤手指被感染的危险,毅然为一名头部严重感染、生命垂危的伤员,实施了抢救。作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白求恩当然懂得,受伤手指如果一旦感染这种病毒,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白求恩曾经告诫医务人员:“伤病员是你的同志,在一切事情中,要把他们放在最前头,如果你不把他们看得重于自己,你就不配从事卫生工作。”

  永远把伤病员放在第一位,这是白求恩的工作准则,可正是这次手术,让致命的病毒侵入了他的血液。

  五天后,黄土岭战役即将打响,手指已经化脓的白求恩没有选择去条件好的后方医院治疗,而是不顾人们的阻止,强烈要求留在前线。此时,他已经发起高烧,一路呕吐不止。但第二天黄土岭战役打响后,白求恩还是像往常那样穿梭在前线,查看伤员,开展手术。为了挽救一个个八路军战士的生命,他在与时间赛跑,在与自己的生命赛跑。

  当时白求恩高烧39度6,但即便是这样,白求恩还是要求凡是遇到头部、胸部和腹部受伤的伤员一定要抬来让他亲自看,即使睡着了也要叫醒他。

  紧张的工作,再加上高烧不止,白求恩昏倒在了前线。这种情况下,白求恩才没有反对人们把他抬离前线,送往后方医院。

  白求恩,是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这位从小在牧师家庭长大的北美著名胸外科医生,很早就才华显露,充满激情,并富有进取心,他立志要为人类做一些事情,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1936年,他曾作为国际反法西斯志愿者到西班牙参战,一年多前,又加入援华医疗队,前往中国。出发前白求恩写信给前妻,他说:我不想生活在滋生着腐烂和谋杀的世界里,而要伸出手同它宣战。西班牙和中国同属一个战场,我要去中国,那里最需要我。

  到中国后,在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的白求恩,并没有选择留在延安,而是奔赴到战火纷飞的抗日前线。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晋察冀根据地,作为边区卫生顾问的白求恩,常被八路军战士一往无前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所感动。他说,人有肉体,也有理想,他的刀要救肉体,也要救理想。白求恩向聂荣臻提出请求,“把我当成一挺机关枪使用”。

  而在中国的20个月中,白求恩的确把自己当成了一挺不知疲倦的机关枪。他不仅开办卫校、自编教材、自制教具,为八路军培养了一大批医疗人才;同时他还创办了模范医院、组织起流动医疗队,把手术做到战争的最前沿,创下连续69小时为115名伤员实施手术的惊人纪录,并成功完成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例战地输血。

  白求恩说:一个战地外科医生,同时还要会作木匠、铁匠、缝纫匠和理发匠,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好的外科医生。

  在中国,白求恩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不要求任何的特殊待遇。他曾拒绝了毛泽东指示每月给他的100美元津贴;也曾因为边区给他安排了一位会烤面包的炊事员,与聂荣臻司令员吵架。这位吃惯面包、喝惯咖啡的西方人,甘愿与普通战士一起忍受艰苦并以此为乐。聂荣臻说,白求恩是一个能够让人的灵魂得到净化的人。

  白求恩说你不要把他当成一个外国人看,因为你们和我们都是国际主义者,没有任何种族,肤色、语言、国家的界限把我们分开。

  由于敌人的长期封锁,白求恩率领医疗队由西部山区转移到盛产鱼虾的一个白洋淀渔村时,他们已经没有粮食,也很久没吃到盐了。没有了盐的鱼虾,丧失了平日的美味,让人难以下咽。尽管为了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人们想到把鱼熬成粥,放上辣椒去除腥味,但是白求恩不能吃辣,见到鱼后便摇头离开。

  饿着肚子的白求恩既要给伤员做手术,还要编写教材、给学员上课,工作十分繁重,大伙儿开始担心他的身体。于是,有人就在白求恩的鱼里偷偷放了点盐,让白求恩终于能够吃鱼了。

  然而,这位工作精细的外国医生很快便用敏锐的眼睛观察到,其他人吃鱼依旧艰难。他在尝了别人的鱼后,问道“你们说有盐了,怎么你们吃的鱼没有盐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们只好坦白,白求恩又发火了。白求恩说:这精盐是当药用、是给伤员洗伤口的,你这样胡来,我不仅要骂你,而且要开除你。后来经过大伙的解释,表示下不为例,他才作罢。

  唐河是农村孩子消暑纳凉的好去处。1939年夏天,白求恩也曾在这里洗去了疲惫。此时,他来中国已经一年多,所带药品即将用完,于是打算10月20号回国筹集药品器械,为此,军区还为他专门举行了欢送会。从八路军摄影记者沙飞拍的照片中,我们看到白求恩难得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和沙飞一样,白求恩也喜欢摄影,还带来了一款新型的莱丁娜相机。白求恩很喜欢沙飞的照片,希望跟他学摄影技术,沙飞则给白求恩拍了大量珍贵照片。沙飞懂英文,俩人性格相近,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除了用自己的医术帮助中国抗日,白求恩还拍了很多照片,拼命向国外媒体投稿,让世界了解中国反法西斯战场的情况,给八路军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

  1939年深秋,就在白求恩准备动身踏上返乡之旅时,日军提前发动了“冬季扫荡”。白求恩毫不迟疑地推迟了回国日期,义无反顾地上了前线,然而,此时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伟大的生命竟会永远留在了他曾热爱的这片土地上。

  1939年11月11日,当抬着白求恩的担架走到唐县黄石口时,刚刚苏醒的白求恩坚决要求停下来,此时,他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已经有了预感。于是,他饱含深情的给聂荣臻写下最后一封书信。

  他说:“亲爱的聂司令员,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实际上白求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牵挂是伤员,牵挂的的是军区的卫生事业,唯独没想到自己。而且他特别嘱咐聂司令:每年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用来治疗疟疾患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1939年11月12日清晨5时20分,白求恩在远离家乡的中国北方农村停下了生命的脚步。这一年他49岁,在中国生活了一年零八个月。

  临终前,他把随身物品逐一赠送给了他在八路军的战友,并这样说道“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我在这里十分快乐,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

  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为刚刚逝去的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挽词,随后他又写下《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人民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的牺牲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由此,白求恩在中国家喻户晓。

  2009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网民发起了一项对一百年来对中国帮助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国际友人评选活动。最终入选的有救助25万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热爱中国的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等十人,这其中,白求恩得票最多,排名第一。

关键词:白求恩,最后时刻

责任编辑:李晓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