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的投资之道:“勤”出来的财富天王
“电影投资人”刘德华 有赚也有赔 “这个世界成功的人,一定比失败的人少。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掉缺点,成为一个既成功又可爱的成功人士。”——刘德华 刘德华开过几次公司,经历挫折之后,最终站稳了脚跟。最早是1988年,刘德华成立新乐公司,第一次自立门户,参与到策划、制作全过程。1991年,刘德华成立天幕电影制作公司,开始自己的电影投资生涯,天幕公司推出的一系列作品也取得了一连串票房胜利。随后,刘德华投入巨资,但票房开始下滑,1995年天幕累计亏损4000万港元。经过多次挫折后,刘德华在2002年成立了映艺娱乐公司,经营电影投资、制作及发行等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刘德华以主要投资方身份投资过不下40部电影。最早的一部,是1991年电影《九一神雕侠侣》,收获2000万港币票房,在当时是极大的成功。其后,刘德华陆续投资其他影视剧,但有赚有赔。比如《吴三桂与陈圆圆》、《92神雕侠侣》、《战神传说》、《机Boy小子之真假威龙》4部电影亏损了4500万港币;电影《香港制造》投资50万港元收获200万港元票房;电影《打擂台》投资800万港元,票房450万港元;《桃姐》投资1200万港元,票房却近1亿港元。最为大家熟知的,是刘德华当年投资了电影《疯狂的石头》。 2005年3月,他在香港举行了亚洲电影投资会,专供亚洲的年轻导演推销自己,每人一间小屋,桌上放一摞剧本,等着有兴趣的投资商来挑。宁浩也带着5个剧本去"摆摊",可惜一连坐了6天,一个剧本都没推销出去。就在宁浩准备收摊时,刘德华来了。 当时,刘德华正在做一个名为"亚洲新星导计划"的项目,要找7个亚洲年轻导演来执导6部长片。最后,刘德华选择了宁浩,同时还选择了另外6个导演,投资了5部片子,“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做法,也使得刘德华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刘德华当时的要求很简单:公司负责投钱,导演自己找题材,但剧本故事性一定要强,日后也能通过审查。这也就促成了电影《疯狂的石头》的拍摄,最后刘德华投资300万元,收回2350万元的票房,投资回报率近10倍。 “商业大咖”刘德华 多个行业均有涉足 “不争是慈悲,不闻是智慧。我们应该用一种非常快乐、非常正的能力,去面对所有的事情。”——刘德华 刘德华曾亲口讲述过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小时候,我发现自己是很有钱的,我家里有孔雀,有超过200头的猪,有数不尽的鸽子,无数的土地。但因为6岁那年被爸爸带到城市去,爷爷不高兴,就没有分财产给爸爸。” 11岁那年,因为一场火灾,刘德华和家人在搭建房里住了一年,后来才找到住的地方。因为家里不宽裕,刘德华很小就学会节俭,中学毕业那年,他找了一份送货的工作。当他知道除了工资外,每天还能拿到20元的车费时,就将坐车的钱省下,改乘渡轮,下船后再走上一大段路回家。为省钱,他整整走了一个暑假。 刘德华性格倔强,1984年拍完《神雕侠侣》后,他因不愿续5年的合约而遭雪藏400天,后来经过邵逸夫出面调解,才重新签了合约。同样,在很小的时候,刘德华就表现出一个投资人应有的勇气和魄力。读小学时,他和同学打赌,谁敢穿着妈妈的衣服来上学,谁就赢5元钱。同学们都没有当真,但他是认真的。第二天,刘德华穿着妈妈的旗袍去了学校,结果,所有人都没敢穿,只有他穿了,赢了5元钱。 刘德华酷爱收藏古董表和钻石。除了投资电影,他还经营发廊、时装店、百货、饮食、房地产和影城,在香港、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国等地共有几十处房产。刘德华投资房产坚持的原则是从不在高价位买楼,只会趁楼市下跌而且自己有闲钱才会考虑,而投资会交给专人管理。 多年来,他已经成为福布斯榜上的常客,而且基本上都是前3名。记者从圈内好友中了解到,早在1997年,华仔个唱酬劳就已经高达150万元一场,如今更是飙升至千万元级别。他的片酬则高达3000万元,广告代言也维持在每年1000万元的水平。 在谈到自己的投资心得时,刘德华特别强调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他这样说道:“票房卖得好不好,真的不在我的掌控之内。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有一些老板可能喜欢大票房,喜欢上亿元的,我没有这么大野心。”至于理财方式,刘德华习惯于把收入按比例置业保值。 此外,刘德华还是个极其重视身体投资的人,他十分注重饮食搭配,也会保持跑步锻炼。 |
关键词:刘德华,投资,财富天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