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郝志芳
郝志芳,河北省胸科医院一名普通护士、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她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保持着高度敬业的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她播撒的爱心和救助的足迹。 医者仁心——心有患者情自满 不管是刮风下雨,也不论春夏秋冬,常年坚持早来晚走,是郝志芳多年来养成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律。遇有危重病人坚持守候患者床前,加班加点抢救病人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她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没有人能记得清楚。 救死扶伤,无惧困难。每次遇到脏活、累活,郝志芳总会冲在前面,而当看到病人和家属欣慰的笑容,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有一件事,却让郝志芳如鲠在喉,2009年11月,石家庄迎来了54年最大的一场雪,那天正赶上郝志芳总值班,当时她正在门诊大厅巡视,突然接到医院120救护车护士打来的求助电话,他们被大雪封堵在距离医院2公里外的半路上,他们正抬着病人急需救援,问明情况后她调集人员前去支援,最终他们踏着一尺多厚的积雪,抬着病人艰难的向医院前行。纵然争分夺秒的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最终未能挽回病人的性命,这让郝志芳难过不已,她怪这大雪封路,怪自己走的太慢,不然就可以把患者救活。患者家属没有任何责怪,含泪握住她冻僵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遇人有难,绝不袖手旁观。郝志芳一直把医护人员的责任扛在肩上,无论何时何地,有需要医护人员的地方,只要她在场,绝对会挺身而出。2013年,在云南飞石家庄的航班上,广播里播报一名乘客突发疾病,希望有从事医务职业的乘客能给予帮助。郝志芳立即站起来告诉机组人员,自己是护士。旅客是一个中年女性,当时大汗淋漓、手捂前胸,简单的交流后郝志芳判断旅客是急性心绞痛,一边安抚旅客的情绪,一遍把同机旅客的硝酸甘油,放在发病旅客舌下,还给她吸上了氧气……,旅客病情好转了,但是郝志芳还是不放心,在随后将近3个小时的航行里,一直守护在她的身旁。 对待别人,她总是那么古道热肠,但是当家人和别人同时需要的她的时候,她一定会坚决的选择后者。那年郝志芳陪着得病的父亲到北京肿瘤医院放疗,从朋友那得知一个患白血病的男孩从石家庄转院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过程中遇到困难,她把父亲安置好后,奔赴到协和医院帮助挂号、看病、检查,最后还协助联系中国红十字会,帮助找合适配型。又拿出5000元钱以便急用,最终男孩得救了。郝志芳为了别人患病的孩子而奔波,但是她患病的父亲却没有得到女儿温馨的陪伴。老人家却没有丝毫责怪,他也同样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他为自己的女儿能够帮助别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医者仁心,温情如水。郝志芳从未把所从事的工作,当做是谋生计的差事,而是一种慈善。她说:“如果对病人没有一颗热情怜悯的心,是做不好这个工作的”。张荣珍是省胸科医院退休职工,2014年不幸患上了胰腺癌,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出现厌世、不配合治疗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张荣珍唯一的亲属,也就是她的养女,遇到这样的事情也慌了神,不知道怎么办。郝志芳知道这件事以后,主动帮助张荣珍,一方面对她进行心理疏导,让她卸下思想包袱,另一方面,积极带她到省四院治疗,手术前怕她紧张,郝志芳凌晨5点就赶到医院陪着她,下午下班后又赶到医院陪护。手术后又放疗,使张荣珍的身体变得非常虚弱,郝志芳就给他熬制营养粥、煲汤,帮助她恢复体能。然而不幸的是,2016年张荣珍的肿瘤还是发生了转移,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郝志芳一直陪着她,像照顾自己的亲姐姐一样。腊月二十七日,郝志芳中午下班后急匆匆赶到病房,弥留之际的张荣珍看到她,紧紧握着她的双手,亲切的呼唤着他,感激之情无法言说。就这样在这个年味深浓的日子里,在郝志芳的陪伴下大姐安宁的走了。 负重前行——爱岗敬业绽韶华 学无止境,不断求索。郝志芳很喜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她认为精湛的技术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刚刚参加工作那年,分到胸外科工作的郝志芳深知自己的临床经验还不丰富,当时医院的医疗水平也相对落后,为了练就一身精湛的技术,积累足够的临床经验,她经常加班加点地练习操作、学习书本、研究病历。为了多学知识,她还经常额外加班,跟着下一班的医生护士继续工作,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有时甚至连续工作24小时。很快她的好学上进、精湛技术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肯定,安排她加入在当时属于全国领先技术的“肺癌隆突成型术”护理小组。时至今日,已经52岁的郝志芳,依然保持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不断汲取医学领域的新知识。到病案室工作以来,郝志芳在与护理完全不同的专业又一次挑战了自己,2015年取得了通过率仅为20%的全国编码员资质考试,这件事对她身边的年轻人产生了极大触动。 传道授业,金针度人。一个人能把自己管理经营好,已属不易,但郝志芳不满足于自我提升,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要求也特别高。在当护士长期间,郝志芳就把年轻的护士当做自己的学生,督促学习、锻炼本领,帮助提升业务水平。郝志芳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能够救助的患者是有限的,但将自己的知识、技术、理念传授给身边人,让他们有更好的技术去服务患者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呼吸科的时候,调任护士长的郝志芳遇到了难题:科里只有14个护士,却要分管呼吸科和ICU两项重要工作,照顾60多个病人,人员力量薄弱,年轻护士的医学知识薄弱……郝志芳没有退缩,却把难题变成了锻炼年轻护士的好机会。一方面,她制定抢救患者的最佳站位图,优化抢救进行流程,并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护士进行程序演练,不断提升护士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郝志芳亲自授课,每周进行3-4次的“晨会交接讲课”,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抢救护理等理论知识进行详实讲解,使年轻护士的业务知识得到极大提升。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之下,年轻护士们变成了精通护理业务的“能手”,郝志芳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有一位年轻的护士赴北京某知名医院面试被成功录取,她高兴的说:“护士长,谢谢您逼着我学习,让我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狠抓改革,精益求精。有人曾开玩笑说,郝志芳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她走到哪里,干劲就到哪里。郝志芳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她先后担任过呼吸科护士长、胸二科护士长、院感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和病案室负责人,针对不同岗位面临的问题,她从来不回避,勇于面对积极寻找突破口,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管理者,她永远牢记打造技术过硬、服务质量一流的团队是护士长的首要责任,带领护理团队学习业务知识、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一切要忠于病人的利益,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她常说的一句话是:衡量我们护理工作病人满意的标准是当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是你的父母或姐妹你想做什么,你去做了护理工作就达标了。从基层走到中层管理者,担任院感科主任,她立足本专业,以降低医院感染,预防感染的暴发与流行为己任,从制定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入手,狠抓传染病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医院三级防控机制,做好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记得2009年,甲型H1N1流行期间,感控科。2013年她又担任了护理部主任后积极配合医院,做好护理工作的指挥员和调度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达到提高护士积极性、检查护理服务系统、优化护理效应、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她采取“两个提升”措施:一是提升医护人员素质,规范医护人员行为举止,着力为患者营造既温馨又舒适的就医环境;二是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把医护人员分成十几个专业技术小组,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患者问题。这两项举措成效显著,改善了医患关系赢得了患者们的一致赞誉。 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终无悔 无偿献血,甘当“献血大王”。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的是能长久坚持的把好事做下去!2002年某一天,郝志芳听到广播里报道血源告急,鼓励广大市民献血,郝志芳就动了献血的心思,从那时开始,除了父母重病期间,献血被迫中断以外,她几乎每年都要献血400毫升。她为什么执意要献400毫升血呢?作为医护人员,她深知全血400毫升可以减少开支,因为血袋、血液检测、血液分离都需要钱,采集一袋400ml的血液比采集两袋200ml的血液少用了一个血袋、少了一次初复检、一次血液分离的费用。同时还减少受血者感染输血传播疾病和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因为由于目前技术所限,无法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窗口期的存在,输注一袋2U的血液比输注两袋1U的血液减少了一半感染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有人劝她:“你也是一把年纪了,不要献血了,对身体不好”,还有人说:“不要献400毫升啊,太多了”,她对这些善意的劝告“置之不理”,前不久又献血400毫升,到目前累计约4000毫升,相当于一个体重50公斤人全身的血液。她说,献血还会继续直到不能献为止。 也许有人说,献血这事很普通。可她又做出了让大家更敬佩的举动, 2003年,郝志芳又去广场献血,在登记的时候工作人员说,大姐,现在国家骨髓库以建立数年,但存储的造血干细胞份数不足国外某些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配型成功几率较低,许多白血病患者都挣扎在死亡线上,听了这话,郝志芳又加入了骨髓捐献的队伍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器官捐献,愿遗爱人间。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郝志芳见证过太多的生生死死,但是捐献器官或遗体的却寥寥无几,我国器官移植的水平已达到了国际领先,通过器官移植挽救病人生命除有医学水平的提高以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器官捐献来支撑,渐渐的她心里又打起了“小算盘”。2014年4月4日,对于郝志芳及其家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郝志芳隐瞒家人,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后来有一天,郝志芳的女儿无意中发现了河北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寄给她的感谢信,哭的非常伤心。郝志芳安慰女儿说:“人死了烧成一把灰,没有意义,但是捐献自己的器官却能帮助很多人,这是生命的一种延续。”见女儿平静了一些,郝志芳算起账来:“妈妈的一只眼角膜最少能帮助3-5个人,两只眼就能帮助6个人重见光明;还有,我的心、肝、肺、肾等器官都是好的,至少还可帮助好几个病人。这样算下来,能帮助多少人啊,太值了!”女儿终于理解了郝志芳,直说“妈妈伟大”,郝志芳却严肃起来,她叮嘱女儿:“我死以后,你记得要赶紧联系红十字会,我身体里有什么能用,都拿走”……母女俩就这样平静的说着别人谈之色变的“生死问题”,这种大爱大孝感动周围的人,让每一位知情者为之动容。现在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她的家人、亲戚和朋友近20人有了死后捐献器官或眼角膜的想法,其中有2人已经做好了捐献的准备。 乐于助人,把爱传递。认识郝志芳的人都知道,“有困难找郝大姐,准没错”。谁有解不开的结,想不开的事,都愿意找她聊聊。郝志芳总会把他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设身处地地为人解惑,助人度过难关。她的这种美德大爱不仅仅给了朋友、同事,更是播撒在了社会大地。2016年特大暴雨袭击井陉县,洪水冲断了桥梁,夷平了房屋,卷走了鸡鸭,还有人员失踪。看着灾区断水断电断粮断路,看着灾区人民陷入困难,郝志芳坐不住了,赶忙组织捐助活动,动员朋友送来了衣物,亲戚抱来了被褥,邻居拿来了米和面,还买了火腿肠、方便面、花生油、矿泉水等等,及时送到了老乡手里。 保护环境,她拒绝作秀。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但这件事挂在嘴上容易,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却很难。郝志芳是一个性格热络的人,更是一个把感情倾注到实际行动的人。郝志芳爱爬山,但是她发现很多人爬山的时候乱扔垃圾,甚至有人因抽烟引发山火隐患,这些行为对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后来,在组织本单位同事开展登山、骑行等活动中,她就有意识的劝告同伴不要携带打火机,鼓励大家带着垃圾袋,看到乱扔的垃圾就收拾起来,看到有人在山上抽烟就上前好言劝阻。从2009年开始,这支名曰“走进大自然”的环保队伍由3-5个人,逐渐壮大到今天已达40余人,五峰山、封龙山、莲花山、抱犊寨等地,都会发现他们活动的身影。 善行善举,一直在路上。用郝志芳自己的话说,她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积极参加医院和社区、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就在这个月医院联合河北广播电台交通992为我院精准扶贫村组织“爱心扶贫,杏福百姓”大型义卖活动,郝志芳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卸杏、运杏、装杏、卖杏的行列中,虽然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豆大的汗珠从她脸上流了下来,湿透了衣襟,42度的高温未能阻止她义卖的脚步,坚持把最后一箱杏卖完。他不但参加义卖还参加了义买,把买回去的4箱杏送给了亲朋好友,让爱心传递的更广更远……。郝志芳的先进事迹还有很多,她只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但是她时时刻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爱心奉献给社会,把温暖送到群众心间。她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扶贫、扶老、救灾、助医、献血、捐献器官等志愿活动中勇往直前。 俗话说: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党员一个带头人。郝志芳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旗帜,发动着身边更多的人自愿自觉地加入到服务群众的队伍中来,为传递社会正能量、传唱社会主旋律发挥了重大作用。 |
关键词:志愿者,护士,河北省胸科医院,郝志芳 |
相关新闻
• | 秘密战斗 |
• | 危难时刻 |
• | 光华人生 |
• | 邢襄骁将 |
• | 河北神州书画院4人津门参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