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天平
话说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二十五万大军从南、西、北三面进攻陕北解放区。面对胡宗南部气势汹汹的进攻,在延安有一个人非常非常地担心。 这个非常担心局势的人是个美国朋友——正在延安采访的美国著名女记者斯特朗。看着一脸忧虑的斯特朗,毛泽东的回答却很是淡定:“蒋介石肯定要失败,因为他反对农民的土地要求。如果我们能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毛泽东的预言很快就成为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一场最伟大、最深刻变革的前奏。 胡宗南部开始向陕北大举进攻的第16天,也就是1947年的3月29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村举行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坚持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其他两位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朱德前往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中央工委正式成立。 随即,刘少奇、朱德辗转前往华北。中央工委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总结以往的经验,制定一部适合新形势的权威的土地法规。 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把改变封建土地制度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1946年5月4日,党中央发出了“五四”指示,“五四”指示的内容,就是把抗日战争中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个指示下发了之后,我们解放区,各个解放区都进行了土改运动,大概要有三分之二的解放区,土地改革工作都顺利进行。但是没有具体的统一的政策,每个解放区和每个解放区出现的各种情况,需要总结。我们党中央本来决定在一年之后,召开一个党的全国的土地会议,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因为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这个土地会议给推迟了。后来改到在西柏坡进行。 土地工作会议可以延期,但广大农民对于土地改革的愿望和要求却不能延期。因此,东行途中的刘少奇并没有停止会议的准备。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安顿下来不久,各解放区参加全国土地工作会议的代表就风尘仆仆地陆续赶来了。1947年7月17日,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在西柏坡正式开幕。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主持开幕式并做了主体报告。 当时土地工作会议的主席台就设在一个旧房基上。来自全国各个解放区有一百多位代表来参加了这次会议。由于没有足够多的桌椅板凳,工作人员就向朱老总请示,能不能借用老乡一些?朱老总却说,我们能弄来这样多的桌椅板凳当然是最好了,但是我们没有,如果用一张桌子都要向老百姓借,我们刚刚向老百姓借了那么多的房子,所以现在能不要麻烦老乡,还是不要去麻烦他们了。刘少奇也说,我们可以以石头为凳,以膝盖为桌嘛。所以当年在开会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代表就是坐在石头上,有的干脆就是席地而坐,来听取刘少奇作报告的。 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陆陆续续开了近两个月,9月13日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共16条,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赢得了旧中国一个人口众多的苦难阶级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心拥护。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全体翻身农民给毛泽东写信,表达了他们的心情:“毛主席啊,没有你我们真的饿死了,这回我们都翻身啦,分了地分了马……眼看冬天就到了,你那里很冷吗?给你捎去一件皮大氅……这是我们翻身的果实,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靠山屯翻身农民写给领袖的信情真意切。这种感情反映在革命斗争中,则是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及解放战争的不遗余力的支持。被充分激发出革命热情的广大农民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革命的命运。 原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主办的《人民日报》在1947年发表了这样一则通讯:《女支书任爱香》,讲述了一位贫苦农民的女儿,在获得土地之后,高高兴兴地送夫参军的故事。当时,任爱香所在的村子有18位青壮年踊跃入伍。 当时晋察冀、晋冀鲁豫、东北、山东解放区,大约有1亿翻身农民得到了土地,除了参军以外,广大农民踊跃支前,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数以百万计的翻身农民加入到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势: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东北野战军歼敌共47万余人。在辽沈战役当中,东北各地和热河共动员民工183万人,担架13.7万副,大车12.9万辆,抢修公路2185公里,架设桥梁383座,筹集运送粮食5500万公斤。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歼敌共55.5万人,其中包括敌人自诩为“五大主力”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至此,蒋介石军队的主力精锐师团丧失殆尽。人民解放军直出长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汉口已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在战役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鲁、苏、豫、皖、冀五省人民的大力支援,服于前线的民工达到了543万人。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我军歼灭和改编敌军共52万余人。在平津战役中,华北解放区人民在支援平津前线同时,还担负着淮海战役和太原战役的支前任务。 据统计,三大战役共动员支前民工880余万人次,人民群众出动支前的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牲畜260余万头,粮食4.25亿公斤。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可以说,这是胜利天平中最重的砝码。 前方踊跃参军、支前,后方则是做军鞋,缝军装,交公粮,修公路铁路。当时解放区流行着这样一首支前民谣:最后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那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看到解放区土改的巨大威力,蒋介石也坐不住了,曾经召集谋士策划在国统区搞一次土改,但是,地主阶级本来就是国民党的中坚力量,而且蒋介石也担心阶级矛盾的激化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利,于是他就提出了一个由政府出资赎买一部分土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的方案。然而因穷兵黩武而内外交困、债台高筑的国民政府哪还有什么财力赎买土地来分给穷人呢?直到1954年,兵败大陆的蒋介石痛定思痛,才最终在台湾实行了改善民生的“新土改运动”。这是历史给他的一个沉重教训,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赢得解放战争的一个有力反证。 |
关键词:陕北解放区,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