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GDP增7.4%背后:胶着状态中积蓄新能量
2014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年。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实现同比增长7.4%,其中,二季度GDP增速为7.5%。 在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十大关键词中,“新常态”“微刺激”“宝宝(注:指余额宝等)”位列其中。这三个关键词与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有着怎样的联系? 数据: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61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增速快于工业的势头,占GDP比重继续提高,达46.6%。内需继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内需对GDP的贡献是102.9%。 电商热,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转变 阿里巴巴上市是时下的一个热点新闻。有机构预测,按照阿里巴巴15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上市后这家中国知名电商将跻身全球前40大公司,逼近美国亚马逊公司。 电商热和电商领军人物频频成为中央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发言者,这正是中国经济内在变化的一种外化具体体现。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375亿元,同比增长48.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819亿元,增长56.3%。 “服务业增加值这两年增长速度加快,服务业增速超过工业,而且占GDP的比重也超过工业,这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也是经济缓中趋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国新办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6.1%,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46.6%。 对此,盛来运指出,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是带有趋势性的,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转型升级稳中有升,主要是在经济趋稳的同时经济结构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在分化中孕育,在分化中成长,势头非常好。”盛来运强调。 数据显示,在产业领域,主要是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比传统工业增速普遍要高。在消费领域主要是网购、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势头良好。在投资领域主要表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势头良好。“我们调研的时候发现,凡是具有创新能力,而且勇于创新的企业增长势头都不错。从产品这个层次上来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产品发展势头都不错。”盛来运告诉记者。 数据: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4.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48.5%,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负的2.9%,负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 数据增增减减,胶着的状态中积蓄新能量 从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代表不同含义的数字增增减减——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比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6月份比上月增长0.77%。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 1—6月,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6%,销售额下降6.7%。不同地区房地产的价格也出现了分化,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了往下调整的态势。 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总体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和企业的利润增速分别高了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获得提升。 国家能源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用电量温和回升,同比增长5.3%;而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比去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 6月份,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连续4个月回升;信贷数据处于高位,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以上这些情况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在升级阶段正在积蓄新能量,这种新的能量和传统的产业力量正处于胶着的状态,我们感觉到中国的产业在结构调整和升级上正在孕育着一种重大的突破。”盛来运分析说。 “经济工作的目标不是增长的本身,更多地要看经济增长动力。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求有更好的经济结构、民生有更好的改善,这些比单纯的经济高速增长更好一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中央已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激发经济主体的动力,而不是政府的动力。” 数据: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96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微刺激,为“新常态”平稳过渡和结构调整赢得时间 7月初,中国银行发布的2014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分析报告认为,今年以来,在外需不振、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和效应显现,经济形势出现了好转迹象。 但中行报告强调,“稳增长”政策之目的不在于刺激经济,而在于托住经济,不让其滑出下限,为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和结构调整赢得时间和提供条件。 盛来运指出,上半年在市场的作用下,在政策的引导下,国民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但是我要强调一点,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当前的形势还是比较错综复杂。传统产业的调整,这种阵痛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经济中间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顶着压力,迎难而上。”盛来运说。 赵锡军认为,总体来看,上半年经济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增长的自主性,要比往年要好。今后,要通过改革让企业在投资等各方面有更多自主权。比如某些投资领域限制民资进入,应尽快放开,“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是要通过百姓自主消费及企业自主投资”。 盛来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回顾过去两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些特点,比如增速放缓,稳定性增加,投资也处于增速换挡,消费保持稳定,就业形势在经济增速趋缓的同时稳中向好——这些特点与中国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结构上的巨大变化是有紧密关系的。 “应该重视这种趋势性的变化,要顺应规律、顺应经济发展的大势,因势利导,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以带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盛来运指出。 展望三季度,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外部需求的改善以及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逐渐增强,未来经济将“稳”字当头,出口稳中有快,投资缓中趋稳,消费平稳增长。中行报告预计,三季度GDP将增长7.6%左右,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CPI上涨2.3%左右。(本报北京7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张 翼) |
关键词:GDP增长,生产性服务业,GDP能耗,第三产业,新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