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碎片化 场景化或成突围之径
保险业的“互联网思维” 《21世纪》:保险业应如何理解时下大热的“互联网思维”? 陈拥军(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我从互联网企业转到保险公司不久,保险公司开发产品要有突破,首先要去想用户的需求在哪里,用户的痛点在哪里,用户不爽的地方就是创新的机会。 毕闯(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认为互联网思维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表现形式上,更表现在公司的文化上。互联网思维不是简单地谈互联网时才有,而是整个思想的根本改变。互联网企业中,为了抢发一个产品,可以24小时不睡,可以2分钟做一件事情,这在金融机构往往是做不到的,这不是效率上的问题,而是思维上的差距。 张文杰(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互联网思维,我认为首先是一个平台思维,流量思维。我们现在面对的互联网用户是不一样的,他们很年轻,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对保险有一定的接受度,同时又有接触新兴销售方式的需求,因为他们具备在互联网上选择这些产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所以微信上的各种所谓噱头,我觉得是对的,我们应该制造一些爆点和娱乐点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需求,从而激活这个市场。 《21世纪》:互联网带给保险公司哪些机遇和改变? 冯胜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创新发展部总经理、太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最关键的是跟客户的沟通方式改变了,可以更直接到达客户,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加强。其次,很多新需求在产生。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新的行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产生了很多新的保障需要。 第三,互联网技术给公司管理、业务运营提供了很大的前景和机会。包括个险营销员的展业工具,财险的查勘、理赔,或者把移动技术应用到内部办公管理、运营等。 互联网带给保险业的机会不局限于提供保险保障,泛资管时代,保险业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理财。 丁峻峰(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副总经理):泰康人寿从2001年开始做电子商务,一直在探索互联网对传统保险的改变到底有无边界。前段时间说互联网会革传统渠道的命,我想不是,我们应该是用互联网的技术或者手段来提升传统渠道的效率、生产力,比如说改善传统渠道获客方式,改善服务体验和理赔流程等,这应该叫改进。 互联网保险的第二层应该是补充。以前由于传统渠道销售成本高而不能做的产品,现在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更便捷、低成本的平台,使得一些简单的、标准化的、有主动需求的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提供给消费者,成为市场的有效补充。 徐向阳(新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正在搭建一个全新用户体验的网上商城,最近做了几次用户调研,发现社会上很多人其实都有保险购买需求,特别是年轻人,但是他们很纠结,担心上当受骗。所以如何用互联网的玩法,去构建一个应用场景,让这些年轻人在具体应用或娱乐中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并产生购买冲动,或者能够在产品开发阶段就让他们参与进来,这是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话题。面对新一代80后、90后为主力的互联网目标客户群,未来真正的互联网保险产品,更可能产生于他们细分的、特定场景下的保险需求。 《21世纪》:伴随互联网浪潮,理财型保险产品卷土重来,这是否与“回归保障”的行业方向相违背? 张文杰:保障型也好,理财型也好,选择什么样的产品给未来一个保障是客户的权力,不是我们卖家的权力。如果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未来的表现形式都是给了一个财富支持,都是一种保障。 |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碎片化,场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