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福利同时下降 “北欧模式”正在转型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2014-09-25 10:27: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图为丹麦克伦堡城堡,《哈姆雷特》的故事被附会为发生在这座城堡里。每年夏季,城堡都会举行莎士比亚戏剧演出。 本报记者 关晋勇摄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与英美模式、莱茵模式并称的社会发展模式“北欧模式”再度受到质疑。以高税收和高福利为显著特征的“北欧模式”国家,近些年出现了税收和福利同时下降的趋势。有人认为,北欧国家通过高税收和高福利政策,以达到贫富差距最小的目标。但是,这种模式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一些北欧国家已经出现就业难,养老难,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公共初级教育水平下降等社会问题。

从历史上看,“北欧模式”成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期间。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身处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间,结合自身历史和社会特点,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这种独特的发展让北欧国家人均GDP和竞争力均居世界前列,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赏。

“北欧模式”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基础。英美模式鼓励对资本的贪婪予以奖励,莱茵模式要求对工人阶级提供保险。北欧国家是欧洲的边缘国家,和发生工业革命的英法德这些欧洲核心国家不同,他们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还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家,因此进入工业社会后保留了一个强大的属于中产阶层的农民阶级,农民、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层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这个结构要求社会资源的分配必须兼顾三者利益,从而保证社会贫富分化最小化的可能性得以存在。同时,正是代表工人阶级的社会民主党和身居中产阶层的农民阶级的联合,推动资方拿出利润,大家一起建设起了福利社会体系。这种广泛化和社会化的福利体系促进了社会团结与和谐。

在“北欧模式”下,公民不用过多地向市场购买福利,而是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福利,达到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的效果,公民享有由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有力地平息了社会中的戾气。

此外,冷战结束已经让“北欧模式”经历了一次蜕变。身处两大经济集团之中的北欧国家在冷战之后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北欧各国被迫实施私有化、削减公共福利、向市场购买福利等改革措施,从那以后,整个北欧社会已经具备了一些莱茵模式和英美模式的色彩。比如,失业救济申领期限已经有所缩短,而失业者在重新找到工作之后,要逐步上交失业期间获得的一些补助。

目前,“北欧模式”已经从单纯的补助和救济向增加社会投资转变。由于老龄化日趋严重,各种失业补助逐步演变为对再就业的培训和辅导,这种社会福利从保护人们免受市场的伤害,向提高自身抵抗市场风浪的方向前进,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北欧模式”已经转向了国家向公民增加社会投资的模式。这种新型模式证明,由于社会投资的增加,北欧地区的个人创业案例持续增加。但是北欧社会贫富分化较小的社会特质,令创业的诱惑力不大,个人创业的现象难以普及,这是“北欧模式”难以兼顾的空白地带,仍需继续改善。

关键词:北欧模式,莱茵模式,哈姆雷特,工人阶级,城堡,社会投资,税收,国际

责任编辑:财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