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假羊肉”秘密为何成为秘密?
据《解放日报》报道,近日上海周浦一家品尚豆捞火锅店使用的羊肉被指成分造假,店员承认仅有部分是羊肉,该羊肉购买自上海市鑫品批发市场。相关部门对该批发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在一名为“牧联国际冻品”的商户仓库内发现大量标称为“雨轩斋”的“新西兰羔羊肉卷”,这批产品没有 任何生产日期和配料表以及生产厂商信息。现场找到的出货单显示,这些可疑产品可能流入了傣妹、谭火锅、品尚豆捞、澳门豆捞、小肥羊等知名火锅店。小肥羊6日对此否认,并称“牧联国际冻品”并非其供应商。 假设造假者还算残存有丁点的良知,用的都是还算正规的肉品作替代,那么,依照当下的市场价格,他的非法获利应该在两三倍以上;如果假设不成立,造假者已失去了基本人性和底线,用的是病禽肉代替羊肉,老鼠、狐狸等非人类常用肉类代替羊肉,那么,所获利润甚至十数倍于此。按照哲人对资本获利率与作恶胆量的关系图表,这已是到了敢杀人放火的量级了。而质检专家表示,要鉴别真假羊肉需要具备一定的肉类DNA鉴定技术的实验室才能做到,这给不法分子钻空子留下了巨大的机会。 一边是难以想象的高额利润空间,一边是难以查检的技术难关。这两股合力,将羊肉的安全,逼上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据业内人士介绍,当下市场上大量掺假羊肉可以卖到每斤10元至30元。相当于正品价格的六分之一到一半,这对正规羊肉销售市场的冲击可想而知,一些正规厂商不得不关门停业,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在当下的餐饮行业不景气的现状下,租金、人力、食材等成本居高不下,迫使不少企业怀着侥幸心理不断压低上游采购价格甚至铤而走险采购廉价食材,这也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这些业界公开的秘密,为什么没有被监管部门察觉并以此为线索进行防范和监督甚至打击呢?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既有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监督人手及设备的匮乏的大环境原因,也有监督者的责任心和获取监督信息手段缺乏的具体原因。还有一个更具体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鼓励大家说出“业内秘密”机制。如果对这些造假企业和个人,以及使用假冒伪劣的下游餐饮企业实施令其肉痛的罚款,然后将这些罚款用于奖励举报人和加强监管技术和手段,那么,“公开的秘密”式的公然作恶的土壤,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解甚至根除。而不像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监管者和违法者,像玩打老鼠游戏一样,你打我缩,你打这里,我在那里冒头。 |
关键词:假羊肉,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