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赴美IPO 能否维护投资者利益遭美媒质疑
美国财经资讯网站MarketWatch专栏作家Craig Stephen 9月11日撰文称,尽管阿里巴巴的IPO路演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认购额,但依然未获美国散户的普遍信任。考虑到阿里巴巴一贯作风,在美国上市后可能会让投资者失望。 阿里巴巴IPO路演火爆,而董事长马云则写信公开期待散户耐心等待,详解“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优先次序。当下,阿里巴巴正需要着力向美国投资者进行推广宣传,从而获取公众信任。 不过文章指出,阿里巴巴在美国让不少投资者持怀疑态度:马云曾有过在公开市场和私人控股之间转移资产的记录,在获得巨额收益的时候曾经忽略小股东。而这一系列动作则体现出亚洲金融巨头的老桥段:在公开募资的时候以高价售出,随后以低价回收。Alibaba.com香港上市一年后,股票价值缩水55%,并最终于2012年退市,以股东们按IPO价格回收股权而结束。 对于投资者来说,马云传递的信息是要让投资者耐心等待,管理层可以为股东们带来长期的收益,为阿里巴巴重返美国市场提供更大帮助。尤其如此,本次融资筹集到243亿美元(约合1490亿元人民币)的IPO将提高了马云在中国财富榜中的排名。而阿里巴巴的早期投资者,包括控股34.1%的日本软银和控股22.4%的美国雅虎,才是本次IPO的最大赢家。 文章还称,相比于腾讯与百度这两个中国互联网巨头而言,在2007年买入Alibaba.com股票的投资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与阿里巴巴不同,腾讯与百度则实现了与投资者会惠互利的良好关系。2013年,腾讯在香港获得了25亿美元(约合153亿元人民币)的收益,股价从2008年每股12港元(约合9元人民币)上升至每股120港元(约合95元人民币);而在美国上市的百度则表现更佳,股价从2009年每股12美元(约合73元人民币)上升至2013年每股226美元(约合1385元人民币)。 腾讯与百度之所以能形成这种良好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它们都能把自己所有的投资实体看作驱动发展前进的主要齿轮,使小股东和高层之间实现利益的均衡。而阿里巴巴却做不到这一点,在电商市场发展的同时,阿里巴巴就把收益细分,再进行差别分配。 与两年前退市窘态不同,根据上一季度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收入的净利润达到了20亿美元(约合122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去年同期的3倍。然而部分投资者正担心收益分配不均成为最大隐患,为历史重演埋下祸根。 文章最后称,阿里巴巴只在美国上市是因为香港不同意违反“同股同权”原则,而阿里巴巴则坚持复杂的股权结构,而让董事会在持有少数股权的情况保持对公司的控制。对于本次IPO的投资者们来说,他们希望马云不要再将此次上市视为终点,而应该从过去的经验中总结,保持稳步向前的发展势头。 |
关键词:阿里,IPO,投资者利益,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