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城镇化是农民不失地
“城里人不容易,什么都花钱,喝水都花钱。不像村里,有地,随便刨点食就够吃的。” 这是笔者小时候经常听到的话。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当时的笔者对城里人既羡慕又好奇。这种感觉源自一篇作文。大概是小学的时候,笔者读到一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集,其中一篇有一个细节,说的是某小学生每天上学坐公交车,在车上吃馒头,馒头渣掉在车上,售票员阿姨不厌其烦打扫。这让笔者好奇,不知道公交车是个什么物件,当然,这更让笔者羡慕,因为根据作文推断,那位小朋友竟然可以天天吃馒头。唯一让笔者感到自豪的是,城里人喝水都要钱,而农村的孩子,自家院子就有水井,渴了随便喝。 一晃几十年过去,2013年,城镇化成为各方议论和关注的焦点,笔者也在思考,什么样的城镇化才是理想的,才是有利于农民的。 笔者得出了自己的答案,最理想的城镇化,就是进可进城打工,退可回家种地。简而言之一句话,农民不能失去土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东南沿海出口导向型经济遭遇严重冲击,很多工厂拿不到海外订单,老板跑路,农民工返乡。当时,海外有舆论认为中国要出乱子。事实上没有。 为什么?因为这些农民工有地。家里的地可以种粮食,可以养家糊口,不至于挨饿。不能打工了,也就是钱挣得少了一点。但是,如果没有地了,真的会出大问题。 所以,当所谓的城镇化,在很多地方变成圈地,变成从农民手里抢地,变成愈演愈烈的强拆事件,变成一件件的流泪、流血事件,这样的城镇化已经变了味道。 当农民失去土地,境况会很差。这从城中村的改造可以看出端倪。 笔者了解到的东北地区的一个例子是,某个城市城中村现象比较普遍,到处私搭乱建、污水横流,政府投入巨资拆掉城中村,盖起楼房,让这些居民住了进去。结果不久,政府部门发现,这些人又从楼房里撤了出来,又开始在马路边、空地上、城乡结合部私搭乱建,又将市容市貌搞得一团糟。为什么,因为这一群人是城市贫民。住上楼房,突然出现的水费、电费、气费、物业费,让这一阶层的人不堪忍受,于是将房子出租,自己再回到马路边和城乡结合部,开始原先的低成本生存。 如果农民失掉土地,他们中的一部分,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城市贫民,境况比上述例子中的城市贫民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笔者看来,城镇化不但不能让农民失去土地,变相地失去,也要谨慎。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时髦的话,叫做“土地流转”,就是农民把已经承包到手的土地,再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转出去。 农业机械的生产商,对土地流转怀着极大的热情。因为只有成规模、大面积的种植,大型农业机械才有施展的余地。笔者所听闻的一个例子是,一个成片的土地,大多数农户都同意租给某家企业,统一耕种,只有一户坚决不同意,而这户人家的土地,偏偏就这成片土地的中间,最后的结果,是那家企业无功而返。这样的例子,让农业机械的生产商很感慨。 这是笔者听来的故事,真实性存疑。但有一点,农业机械生产商对土地流转怀有热情,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他们要卖产品。 还有不少人对土地流转怀有很大的热情,这让笔者有一点不解。 虽然不是所有权,但是,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承包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有了承包权,几乎相当于有了“恒产”,除非有极大的利益诱惑,农民未必愿意将承包权拱手相让。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农民才愿意将承包权让出来,实现土地流转呢?笔者认为有几个条件:第一,出让条件相对灵活,遇有特殊情况可以收回土地。第二,租金不能固定,要随着物价的上涨逐年有所提高。第三,在必要的时候,租用土地的企业要给农户工作机会。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农民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土地流转出去,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基本的粮食、蔬菜供给,这些土地是农民的口粮田,或者叫做保命田。 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农民所拥有的土地都足以让其保持最起码的生活与生存。这样,农民才有可能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 那些言之凿凿地宣扬农民如何高高兴兴地将土地流转出去,获得了多少收益,一边数钱一边合不拢嘴的说法,笔者严重怀疑其真实性,笔者怀疑这样的农民,是否代表了大多数。 近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几乎就意味着永远的失去。如果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会很危险。这是城镇化的要害所在。(王义伟) |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