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管理层大调整 "李庆萍时代"到来
公告显示,调整至少在集团和银行两个层面展开。 银行层面互设机构问题,双方约定,“不再限制BBVA在中国及中信银行在西班牙设立机构”;第三方合作方面,排他性合作协议全面解除,包括“不再限制BBVA在中国境内就重点业务合作领域和核心业务自行开展或者与第三方合作开展业务”;“不再限制中信银行在中国境内与任何外国银行在核心业务合作领域开展合作;不再限制BBVA在中国境内开展非重点业务合作领域的业务,也不再限制中信银行在中国境内与任何外国银行在该领域开展任何合作……” 从大股东中信集团层面,解除排他性合作协议还包括中信集团将不再限制BBVA投资任何中国国内银行;不再限制BBVA持有任何中国国内银行5%以上股权等。 值得注意的是,6月6日,中信银行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受困于监管、市场形势变化及双方发展战略调整,中信和BBVA在私人银行和汽车金融领域的合作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目前BBVA仍然持有中信银行9.9%的股权,未来双方将考虑新的合作模式。 事实上,BBVA零售银行业务拥不错的口碑,曾被评为“欧洲最佳零售银行”。牵手BBVA后,一直试图推动零售业务转型的中信银行曾将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视为突破重心。 早在2009年,BBVA就曾单方确认,将参与中信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最终目标是双方组建私人银行合资企业,BBVA计划持股20%(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上限). 2010年初,中信银行管理层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也透露了私人银行合资单元设想,“未来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也将采取条线式经营模式。在初期一些条件并不完全具备时,因涉及到风控、内控、产品与市场目标体系等还需进一步整合等原因,可以先实行准事业部制,这个整合过程,我们把它定义为准事业部模式。” 2012年朱小黄上任后,对零售业务条线展开了一系列调整,沿用多年的事业部制模式宣告终结,中信私人银行回归大零售模式,这与业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 从国内私人银行实践看,在现有总分行的管理架构下,私人银行事业部尝试颇为水土不服。 从事业部到独立法人,BBVA与中信的私人银行合作,在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下,尚难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如一位内部人士所言,成立中外合资的私人银行独立法人,仍然需要监管机构的审批,目前看国内尚无先例,政策突破难度很大。中信使用的“合资单元”一词实际上反映了背后的监管审批尴尬。
|
关键词:中信银行,管理层,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