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隐患存鲜明共性 保险业扩张难绕四道风险坎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曾福斌 2014-07-24 09:35:0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提到近期保险企业存在问题,很多人会联想到正德人寿、信泰人寿这类中小险企。近期接连出现的内部治理不完善、股权纠纷等问题让这类险企站到了风口浪尖上。险企层出不穷的风险隐患有着鲜明的共性,主要包括产品单一风险、流动性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和股东风险四大类。

  隐患一:

  一款产品打江山

  保费来源过于依赖一款或少量几款高现金价值产品和理财型万能险产品,渠道上过于依赖银保渠道,正在成为一些中小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也是这些公司迅速做大规模的不二法门。

  保监会日前在回应媒体关于正德人寿偿付能力不足事件时就曾指出,公司存在业务结构、渠道单一的问题。正德人寿年报显示,公司2013年115.5亿元总保费主要来自一款“龙盛两全保险(万能型)”产品,这款产品的占比高达99.04%。

  保监会的细分数据显示,正德人寿原保险保费仅有1.16亿元,而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到114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主要是指未通过保障风险测试的分红险及万能险的保费收入部分,这部分资金作为“保户投资款”流入保险公司代为管理,然而由于资金获取成本较高,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种高成本保单并不罕见。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批中小保险公司目前售卖的多为偏投资型的万能险产品。这些产品资金成本高,除了能获得大量现金流外,基本不赚钱。高现金价值产品对保险公司来说隐藏着巨大风险,一旦出现退保或者满期给付,公司现金流将承受巨大压力。

  为加强监管,今年初,保监会下发银保新规,要求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加大力度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保障型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之和,不得低于代理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的20%。此外,保监会还下发通知,要求保险公司销售高现金价值产品的,应保持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

  隐患二:

  满期给付致流动性风险

  我国寿险业正经历严重的满期给付压力。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2013年寿险满期给付达到1742亿元,高现金价值短期业务规模将近2800亿元。保监会年初预测,2014年,全行业的满期给付金额在1600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是退保金的高企。2013年,面对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寿险退保居高不下。年报显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太平洋人寿4家寿险公司2013年总退保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高达1210.15亿元,较2012年大幅上涨58.22%。

  此外,纳入保监会统计的55家非上市寿险公司2013年的总保费收入为3557亿元,总退保支出却达到682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因为高现金价值产品年初的大量销售,今年的退保金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退保率不会比去年低。与此同时,今明两年是寿险满期给付的高峰年,退保和满期给付因素叠加,对投资资产的流动性要求较高。

  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也为流动性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相应产品为追求高收益率,大多配向收益高、流动性低的另类资产,形成了“短钱长配”的新情况,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1] [2] 下一页

关键词:保险业,扩张,风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