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经济损失百亿级 保险业受影响
宏观调控节奏遇考验 地震之后,众多企业伸出援手,纷纷捐款捐物。但张永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依靠企业和社会各界捐款对于整个救助和灾后重建来说是杯水车薪,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力量。“以国家的财力,抗震救灾以及组织灾后重建没有太大问题。” 除了救灾和重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面临突如其来的考验。 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回落至7.7%,被多位经济学家定义为“弱复苏”,而二季度经济运行又面临雅安地震和禽流感这两个“拦路虎”。 2008年汶川地震时恰逢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家安排4万亿投资计划,其中重点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万亿,最后实际完成1.7万亿。 范为分析称,考虑到此次地震的强度,国家宏观调控应该更多偏向于财政上的宽松,预计近期不会降息。 目前很多券商表示,短期可关注与救援相关的医药等行业,而中期建筑、水泥行业或因地震迎来利好。 范为表示,中期来看,灾后重建的确会对投资带来正面拉动效应,从经济学意义上的确有利好倾向。但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看,国家财政向灾区倾斜,就意味着其他地方的财政被紧缩,因此地震带来的终究还是损失。 从汶川地震经验来看也是如此。当时政府拨付的700亿元恢复重建基金来源包括: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入600亿元,从车辆购置税中调整安排50亿元,从彩票公益金中调整安排10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40亿元。 此外,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也有关于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的争论,如何把握重建力度也是对政府的考验之一。 张永军说,震后救援和重建是毫无疑问的,关键是如何使资金更有使用效率。“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统一的重建标准,有完整的规划,应该有一个全面的协调机制。” |
关键词:雅安地震,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