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贷款是银行不良资产率攀升元凶
【导读】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指出,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风险有所积累,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经济之声评论:控风险必须守底线,稳金融就是稳人心。 央广网财经北京4月30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央行最新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对2013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报告说,去年,我国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但是,去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全球金融体系继续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对此,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需求平稳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财政收入持续增加,政府债务水平总体可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 除了阐释金融政策方向,报告对当前金融体系面临的几大风险也做出警示。报告说,去年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风险有所积累,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同业、表外、理财等业务潜在风险应予关注;一些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但内部管理和监管薄弱,容易出现非法集资、高利贷和诈骗风险。 报告中明确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继续优化直接融资工具,加快金融创新,优化金融结构,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对此评论。 经济之声:2014年,我国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央行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对今年经济发展形势的定调。基于这个判断,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会保持基本稳定? 尹中立:是的,去年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实际上就是对今年的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一个部署,总体形势是稳健的、是好的。所以,基于这样一个判断,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调不会出现变化。 经济之声:一段时间以来,刚性兑付成了一个热门词汇,此次报告中提出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央行表示这种现象是有悖于市场原则的,今后可能要有序的打破这种刚性兑付来顺应风险的释放。大家的观点基本上是分为两派,有的人就认为可能风险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但是也有的人认为今年曝出这种信托包括理财的风险还是要引起注意,那您认为这个风险到底有多大? 尹中立:刚性兑付实际上在报告当中已经充分的阐述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它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因为根据金融学基本原理,就是高风险和高收益是对称的,但是如果高风险能够享受到一个高的收益,但是风险几乎没有,这样的话有悖于市场收益与风险对称这样一个原则,结果导致定价扭曲。从当前来看,它直接影响到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简单的说老百姓拿着钱都买理财产品去了,因为理财产品没有风险,而且有10%左右的高收益,所以大家对股票市场、对债券市场就不感兴趣,这也是中国股票之所以很低迷的,屡创新低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
关键词:房地产,不良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