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容量普遍虚标 移动电源产品存质量安全风险
今年6月,本报曾刊发了一组聚焦移动电源(又称充电宝)行业存在“重产量、轻质量”问题的系列报道,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关注。而日前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再次为移动电源行业敲响了警钟——结果显示,32批次样品均存在质量安全风险,其中包括起火爆炸、无法阻燃等严重风险。 风险一内部短路时起火爆炸 风险案例:2014年5月8日,深圳地铁一乘客携带的移动电源发生爆炸,继而引发地铁踩踏事故。 原因分析:如果移动电源承受内部短路能力不够,一旦出现内部短路时,就有起火、爆炸的风险。 监测结果:检测机构依据《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进行了电芯重物冲击测试,32批次样品中有9批次发生了起火爆炸,不符合率为28.1%。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电源容量越高,内部短路后起火爆炸的几率也越高。 消费警示:应避免移动电源与重物或尖锐金属部件接触,防止内部电芯被重物压变形或尖锐金属刺穿,导致内部短路。此外,还应避免移动电源的输入、输出端口与钥匙等金属部件接触,防止外部短路。 风险二电芯容量普遍虚标 风险案例:河北消费者王女士购买了一款标称容量为5000mAh的移动电源,商家宣称至少可以给手机充电两次。然而,刚充电不久,移动电源就提示“电量不足”。 原因分析:不法厂商为了节约成本,在容量上动起了手脚。另外,消费者都希望移动电源体积越小越好,也使厂商在容量与体积上做出妥协。 监测结果:检测机构依据《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进行电芯容量测试,32批次中有17批次实测容量小于标称容量,总体不符合率为53.1%,9批次样品容量偏差率超过了-50%。一款“三无”产品标称容量为5600mAh,实测容量为1421mAh,容量负偏差率达到了-74.6%。值得注意的是,标称容量在10000mAh以上的样品,容量虚标情况最为突出。 消费警示:在选购和使用移动电源产品时,要注意容量虚标等问题;一般来说,同类型外壳,容量越高其重量应相对较重。 风险三损害被充电设备 风险案例:消费者梁先生用新买的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导致手机黑屏无法开机。经检测后发现,移动电源放电不稳定导致电流过大“烧”坏手机。 原因分析:移动电源输出端电压要求为直流(5±5%)V,过高则有可能损坏被充电设备;过低则可能无法给被充电设备充电;电压波动较大对被充电设备的损害也非常大,有可能干扰被充电设备的正常使用。 监测结果:检测机构依据《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输出电气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不符合率为87.5%。这说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移动电源产品,都存在损害被充电设备的风险。 消费警示:给移动设备充电时,若发现移动设备发烫,应立即停止充电;充电时,若移动电源充电指示灯显示已充电完毕,应及时取下移动电源。 风险四外壳防火性能差 风险案例:2013年6月23日,在北京10号地铁内一名乘客包内的移动电源突然发生自燃现象,导致车厢内出现短暂冒烟。 原因分析:移动电源电芯起火时,如外壳材料防火性能不够,则不能对火焰有效阻燃。 监测结果:检测机构依据《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附录A2,对25批次塑料外壳样品进行了外壳可燃性测试。结果显示,20批次的样品外壳未使用阻燃材料,不符合率为80%。值得注意的是,外壳阻燃性较好的移动电源样品,其价格主要在50元~150元之间。 消费警示:专家建议,一旦发现移动电源温度异常升高时,应迅速将其置于有一定防火、防爆能力的小箱子里,并将其置于远离人群的室外。 背景链接 本次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抽取样品32批次,其中电容规格范围为2000mAh~20000mAh,价格范围在9.9元~201元之间;实体店与网络购买各占50%。 此次风险监测涉及0.2ItA放电、热滥用、过充电等10个监测项目。由于目前国内尚无针对移动电源产品的专用标准,此次风险监测主要参照电池类产品的检测标准,因此,此次监测只对测试结果和现象进行分析汇总,不判定测试结果是否合格。 从监测结果看,未发现使用废旧电芯问题,且所有批次样品电路板都包含有充电保护功能模块,具有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升压管理这些最基本的功能。 □ 本报记者 彭 燮 |
关键词:移动电源,电芯,过放电,充电保护,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