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成玉“中石化系”梦想:重组大棋已胜局可期

http://www.hebei.com.cn 2013-01-21 09:1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石油老将”傅成玉的亲自操刀下,中国石油(601857)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的专业化重组正逐步推进。

  2012年12月28日,北京朝阳门中国石化(600028)大厦内,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中石化下属的8家油田企业的石油工程资产、4家石油工程整建制单位,整合重组为一家由中石化全资控股的子公司,涉及员工14万人、资产766亿余元。

  “石油工程板块的专业化重组,是中国石化集团自2000年、2001年股份公司在海内外四地上市以来涉及面最大的一次改革重组。是公司在新时期新阶段启动新一轮改革,推动各业务板块整体和谐发展的重要步骤。”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说。

  在啃下石油工程业务整合这块“硬骨头”之后,傅成玉布下的中石化专业化重组这盘大棋基本已胜利在望。在此之前,中石化旗下的润滑油销售业务、炼油销售业务、煤化工业务、炼化工程业务都已相继完成重组。

  下一步,傅成玉很可能会将这些专业化公司挨个送上资本市场,打造一个“中石化系”的上市公司群,这才是傅成玉推动中石化专业化重组的最终目的。记者获悉,重组完成的炼化工程板块已率先提交上市申请,如果顺利的话,预计将在2013年二季度在港交所上市。

  傅氏大棋局

  曾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的傅成玉,在2011年4月,突然接到中组部的任命通知,被派往中石化出任董事长一职。

  新的职务变动,让傅成玉的职业生涯再向前跃进了一程。相比中海油,中石化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以营业收入计,中石化要高出中海油1500余亿美元。在舆论评价中,傅成玉具有国际视野且擅长资本运作,业界预期他的入主将给中石化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果不其然,8月3日,傅成玉上任仅四个月,在其主导下将中石化长远发展的核心目标确定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作为这一战略目标的支撑,傅成玉领导中石化开始酝酿并决定实施各专业版块的重组整合。

  “傅总将新政主攻方向确定在辅业重组上,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一步棋。重组改革会涉及很多的人事安排、利益分配等诸多棘手问题,推动起来阻力会很大。做这件事,需要很大的魄力。”中海油内部一位熟识傅成玉的人士告诉记者。

  所谓辅业,是中石化的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主业之外的业务内容。在中石化内部,辅业一度是不赚钱、大包袱的代名词,其历史来源是多年前的主辅分离改革。

  1998年3月,中石化在原化工部等单位的基础上改制而来,承袭了大量庞杂的业务内容和机构单位。两年后,中石化为了实现海外上市的目标,对所有资产进行主业、辅业切割。盈利能力强的主业资产,划入股份公司拿去上市;而工程建设、化工产品销售、油田技术服务等盈利不佳的辅业资产,被剥离下来作为存续部分留在集团公司。

  中石化这次主辅分离造成的结果是,公司内部各板块发展极度不平衡,各专业业务单元散乱无章,缺少一个统一的品牌。比如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中石化旗下几乎每一家油田都有,是典型的多而不强。

  “每一块都是分散的,根本无法形成很强的合力,不利于技术革新和竞争力的提升。现在公司要做的专业化重组,就是将这些散乱的资产按照业务内容的不同来进行整合。整合到一起,业务也就顺了。”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告诉记者说。

  重组进行时

  中石化的专业化重组,看似一步不得不下的棋,但是具体怎么做却是对主导者的极大考验。在此之前,专业化重组已经多次动议而未成正果。

  2007年前后,时任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提出整合石油工程业务的想法。但是不久,陈同海因贪污腐化问题被“双规”,此重组也就无疾而终。苏树林继任中石化总经理后,发展思路又有所不同,甚至是将此前重组中调整过的一些单位又重新划归原单位。

  “重组困难,主要在人事安排和利益切分上。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之下,很多辅业单位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固有利益格局,把这些分散的单位重组到一起会涉及到很大范围的人员调整,推进下去肯定是有很大难度的。”中石化内部一位高层人士表示。

  傅成玉看到了这一问题。在确定重组方针时,将人事安排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在具体推进之前,多家纳入重组范围的公司提前将人事档案冻结,避免出现临时安插人员的情况出现。在具体推进重组时,中石化提出了人随资产走、兼顾个人意愿、工资不下降等原则,尽量减少因重组带来的反对、抵触情绪。

  2012年4月,重组大幕正式拉开,中石化选择了相对来讲业务单一、体量不大、重组难度较小的润滑油销售业务进行试水。润滑油分公司将18家省市石油公司手中的润滑油销售业务接管过来,同时新成立11家销售代表处,润滑油销售业务整合工作在四个月内基本完成。

  首战告捷,重组继续向前推进。2012年6月28日,中石化整合沥青、石油焦、硫黄、石蜡等四大类产品的销售,在上海成立了中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9月3日,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2年9月28日,中石化整合煤化工业务,在北京成立了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在这紧锣密鼓的重组大战中,中石化并没有进行大范围的人员调整,基本上维持了各公司原有架构。各专业化公司的高管,基本由中石化总部的高管兼任。例如: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董事长,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曹耀峰担任;炼化工程公司董事长,由中石化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蔡希有出任。

  及至2012年12月28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中石化完成了规模最大的一块业务重组。中石化下属的8家地区公司、3家专业公司、2家技术研究院整合为一家公司,涉及现有员工14万余人,固定资产766亿余元,新公司预计2012年年收入为950亿元。

  整合后遗症?

  在初步将纷繁复杂的各项业务资产、人员捏合到一起后,重组产生的后续问题就开始逐步显现,这将是中石化此次规模巨大的变革所面临的持久、艰巨的考验。

  前述中石化内部高层人士告诉记者说:最大的问题是担心整而不合,各个相同业务单元是放到了一起,但是如果貌合神离也不行。整合到一起是要形成整体的竞争力,如果出现人员内耗,整合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以工程技术服务板块为例,在重组之前包括石油工程管理部与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西南石油局、华北石油局、华东石油局8家油田企业的石油工程业务、资产、人员及国际石油工程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局、工程技术研究院、物探技术研究院等4家石油工程整建制单位。重组后,石油工程业务从油田企业中整体剥离,原来8家油田企业的石油工程队伍基本不动,成立为8家地区公司,新公司在总部设立了钻井事业部等五个专业事业部,拥有各类施工队伍2500余支。

  对于这样庞杂的队伍,如何避免市场竞争中可能出现的内耗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中石化在为重组召开的专门会议中,仅提出了“市场分级管控、业务分灶吃饭、资源统筹共享”的原则,但能不能分得开、有效协调这八家地区公司之间的业务关系,还是未知数。

  在重组之后,各专业化公司的独立市场生存能力是另外一个难题。在重组前,各辅业都依托在各个油田公司、炼油销售公司生存,业务量有保证,如果出现亏损问题会有集团公司统一核算填补,员工福利待遇基本不会大幅缩减。

  各专业化公司重组剥离之后,将变成一家家独立的分公司,对于他们此前所依附的“母体”完全变成了对等的“外人”,将无法享受此前的种种关照,还会直接面临其他市场主体的直接竞争,各专业化公司如何实现独立行走,需要面临市场的检验。

  目前来看,各专业公司“断奶”期之痛将难以避免。以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为例,整体规模排在世界前列,服务市场遍布中东、非洲、美洲、中亚、东南亚五大地区,但实际的销售利润率仅1.5%,资产利润率仅2%。相比中海油服(601808)(601808.SH)30%左右的利润率,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盈利能力明显严重不足。将来进一步脱离关联公司的保护之后,其生存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资本下一步

  傅成玉布下的这盘重组大棋,最后的指向非常明确:上市融资。这和他主政中海油时期的做法基本一致,在中海油领导人的位置上,他相继将中海油服、海油工程(600583)、中海化学等专业公司推上资本市场,融得了数量可观的发展资金。

  “上市融资是傅成玉的必然选择。”上海某券商机构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向记者指出,中国石化(0386.HK)的负债率已经很高,2012年中报显示负债率由上年底的55.67%升至56.25%。

  “换句话说,中石化是缺钱的,需要拓宽融资渠道来解决负债率升高的难题。但是,拿中国石化来融资已经不可能了,资本负债率那么高,炼油亏损又那么严重,再融资难以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该研究员进一步分析说。最新消息显示,中石化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与母公司展开谈判,试图从后者手中收购80亿美元的上游资产,涉及到在英国、俄罗斯、哥伦比亚及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油气业务,预计相关交易将于4月份进行。

  此外,在1月8日,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率先向港交所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筹资规模为15亿美元。负责为此次IPO交易提供服务的券商为中信证券(600030)、摩根大通和瑞银等,如果顺利,有望在第二季度成功上市。

  而最新挂牌成立的石油工程公司,傅成玉同样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为:中国石化控股并依托资本市场实现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上市公司。按照发展计划,上市时间确定在“十二五”末期。

  如果把傅成玉布局的这些战略性步骤全部达成,中石化旗下将拥有中石化股份、炼化工程与石油工程三大上市融资平台,这与中海油当前的资本市场布局基本一致。如果再加上润滑油业务、煤化工业务,中石化有望形成一个阵容整齐的上市公司群。

  对于这样的长远布局,资本市场会是怎样的态度呢?

  前述研究员告诉记者说,对于中石化来讲,理清体系机制、各业务单元更透明化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目前虽然A股市场并不太好,港股整体的市场则还不错,中石化此时选择登陆港股时机尚可。

  “专业化公司就能够获得较高溢价,还不一定。虽然石油公司的专业化目前是国际能源行业的大潮流,但专业化也有短板。在油价动荡时期,一体化公司的稳定性更强,业绩波动会小一些。”该研究员进一步指出。

关键词:中石化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财经国家新闻网
责任编辑:段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