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升级价格补偿成博弈焦点 贸易商囤油待涨
“涨价”失约? 截至2月19日,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已涨至4.83%,突破国内油价上调红线,业内曾预计最快于2月20日凌晨上调油价。不过涨价最终未能兑现。有消息称新一轮油价或在24日之后调整。近两年来春节后国内油价的上调均推至元宵节之后。 此次油价调节备受关注,不仅因为这是2013年油价首次打开调价窗口,与另一则关于成品油市场的动态也不无关系——2月6日,国务院会议首次明确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的时间表,提出2015年后中国将全面实施国四汽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2018年实施国五汽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 油品升级也使得包括石油巨头在内的众多炼油企业压力陡增,升级带来的巨额成本该如何分摊,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 贸易商囤油待涨 关于油价在2月20日凌晨上调的消息迅速在网上传开,2月19日下午,西安市民赵峰一下班就急匆匆地开车赶往加油站加油。然而,最终国家发改委并没有下发油价上调通知,油价上调预期落空。 只是,暂时不调并不意味着不调。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止到2月19日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为4.83%,22个工作日移动加权平均价为113.62美元/桶,调价窗口已经开启。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刘锋在接受《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迟调价的主要原因或在于春运尚未结束,交通运输行业还处于用油高峰期,如果过早调价,将可能对相关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据了解,由于春节期间国际油价出现上涨,国内油价上涨预期明显增强。近期,国内汽、柴油市场保持持续上涨的态势。据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20日,国内20个省市主要城市主营0号柴油批发均价为8378元/吨,批零价差缩小至189元/吨,92号汽油批发均价为9546元/吨,批零价差缩小至396元/吨。随着汽柴油批发价格持续攀高,民营加油站的进购成本增加。 金银岛成品油分析师董丽珠告诉记者,由于油价上涨预期强烈,目前华东、华南已出现一些成品油贸易商囤货待涨行为,对成品油的大单销售方面进行控制。一些贸易商的观望情绪蔓延,导致成品油市场的成交出现回落。 刘峰则表示,在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的背景下,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是迟早的事情。而目前调价窗口已开启,随着时间推移对应调价幅度或将走高。预计此次油价上调可能推迟至元宵节之后,价格上调的幅度约在350元~400元/吨,折合92号汽油上涨0.27元~0.31元/升,0号柴油上涨0.3元~0.34元/升。由于调价权由发改委决定,具体调价时间还需等待发改委正式下发调价文件。 炼油企业怕亏 经历了2012年的“四涨四跌”,成品油价格调节已经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但是2013年出现的新变量——油品升级,可能会对油价冲击几何?市场仍是雾里看花。 “公司目前正在制定油品升级的相关计划,以确保能够如期完成国务院的要求。”中石油内部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 油品升级并不是新鲜话题。2013年1月多次弥漫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成为新一轮的驱动力。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的基础上,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将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过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过渡期至2017年底。 这意味着,2015年后中国将全面实施国四汽柴油标准,2018年实施国五汽柴油标准。关于成品油质量升级,这是国务院首次明确了具体的实行时间表。 京五、国五标准相当于欧五标准,该标准下,氮氧化物排放将显著降低。 据了解,在汽油上,目前北京实施机动车排放京五地方标准,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的汽油和柴油均执行国四标准,而在全国其他大多数省市汽油均执行国三标准。而在柴油上,大多数地方执行的多是国二标准。 炼油企业将成为直面油品升级的第一梯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石油巨头企业要首先如期完成改造任务。针对油品升级,近期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对外表示,每年投入300亿元左右解决油品质量问题,今年年底前公司下属12家企业的提高脱硫装置将全部建成投产,2014年起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油品。 除了石油巨头外,另一个成品油行业不容忽视的群体——地方炼油企业同样值得关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大大小小的地炼企业80余家,仅在山东就有50多家,全国地炼厂总产能超过1亿吨。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大多数地炼企业炼出来的成品油多维持在国二标准。要达到国三标准,还需要进行再度加氢、脱硫等程序。据息旺能源统计,目前沿海大型炼厂基本具备了生产国四和国五汽油的能力,但内陆地区炼厂则还达不到上述标准。其中,中石化64%的炼能可生产国四和国五汽油,中石油只有23%左右具备这一能力。 山东潍坊一家地炼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没有原油进口配额,地方炼油厂的原料多是石油巨头剩余的“边角料”,原料质量非常不稳定,本身炼出来的油品质量就低。所以,按照国家要求油品升级的规定,地炼厂要达到国四的油品质量,将需要花费石油巨头更高的成本。据其预算,升级配套装置投资额在数十亿至百亿元,主要用于上马脱硫装置和加氢装置。 然而,该负责人也承认,地炼企业要生存,就必须要适应国家政策和成品油的消费趋势,甚至要走在政策的前面,加快启动油品升级。因为按照国家的规定,如果生产出来的成品油不能达标,最终将无法在终端市场进行销售。眼下,巨额资金的压力,也成为这些自负盈亏的地炼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价格补偿机制待出 “升级油品,必然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北京石油交易所副总裁石家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大型炼油厂已经具备生产国四汽油的能力,而此前所以不大量生产,主要是由于企业处于自身的经济效益的考虑。要对油品进行脱硫就要增加成本,同时产量也会相应减少,收益率会降低。 “之前地方上对于油品的要求并不高,炼油企业生产的高标准油没有销路。”一位中石化内部人士表示。 王能(微博)向记者估算,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油企升级至国四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计在500亿~600亿元,则算每升成本可能上涨0.12~0.15元,而传导至消费终端可能价格上涨0.3元以上。 以首都北京为例,2012年5月31日,原来的97号汽油升级为95号、93号汽油升级为92号、90号汽油则升级为89号。数据显示,目前北京的92号汽油价格为每升7.81元,而普通国三汽油价格为每升7.48元,两者价格相差了0.33元。 “在原油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是政府控制的情况下,油品升级的成本基本上只能是炼油企业自我消化,补贴是否能到位甚至覆盖油品升级的成本,很难确定。”上述中石化人士表示。 价格问题也是使得油品升级多年来迟迟未能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能告诉记者,我国成品油产品质量标准和汽车排放标准的制定,分属两种体系、多个部门管理:即成品油质量标准的制定权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掌握,而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是该委下属的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石油标委会”),最终标准由质检总局发布。 而石油燃料润滑剂产品技术委员会是石油标委会下设的分会,负责组织起草、审议成品油质量标准。据了解,该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中石化,成员中汽车行业的只有三人,而出自环保系统的只有两人,但来自石油企业的占到七成以上。 正因如此,此前石油巨头和政府部门对于油品升级的时间,也进行了多次博弈、延期。 对于油品升级后的价格,国务院也做出要求:油品升级应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补贴政策。 “按照国务院优质优价的提法,升级的成本也必然转嫁至消费者。”石家福认为,在油品升级时间表确定后,后期各方博弈的关键就是成品油价格如何确定。而油品升级产生的成本,预计将由国家税收、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面共同承担。具体承担的比例在后期还需得到明确,但消费者不应该承担过大比例。 |
关键词:油品升级,价格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