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改革已大势所趋 票价市场化并非就是涨价
票价市场化并非就是涨价 从官方表态到市场需要,火车票涨价预期都在不断升温,难道债务压力和市场化运作就一定意味着票价的上涨吗?市场化的票价应该更充分的反应供需关系,而非一味的追求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亏本或微利的现状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对中国铁路总公司而言,要化解或减轻目前遭遇财政压力的办法之一就是涨价,通过转嫁成本的方式,来面对暂时的艰难。 然而,《法制日报》20日报道指出,铁路改革并不意味着票价要上涨,而是票价更灵活,该涨的涨、该降的降,让票价反映供需,反映服务。比如,在淡季应适当降价,在旺季应适当涨价;再如,由于持站票的旅客没有享受应有服务,票价应下调,而不能是站坐票同价。所以,铁路票价市场化改革就是涨价,既是一种误读,对铁路改革决策部门和公众也是一种误导。 同时,近几年“高铁时代”的到来给民航票价带来了不小的波动,同理的情况应该也将发生在市场化的铁路票价上。不难看出,票价改革只是铁路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只有市场竞争程度才能真正检验出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就在铁路政企分开后不久,多地铁路票价也出现了打折优惠的情况。尽管优惠幅度有限,却得到了民众和业内人士的肯定,市场化的票价就是需要更具有弹性,更能反应市场的变化和波动。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产业政策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光远认为,铁路它不仅仅具有市场性还有公益性。在国务院批复的组建方案里边特别提到对于一些学生、一些特殊群体享受一个低价格。国家还要给予一定的公益性补贴。铁路价格有变动很正常,但完全按照市场化来进行定价也是不现实的。需要作一个探索,逐渐理顺铁路的价格。(中新网财经频道) |
关键词:票价|市场化|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