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板蓝根”成了神药?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6 09:3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几天前,布什的保健医生参加博鳌会议,当被问及这次“禽流感”时表示:“‘禽流感’每年都发生,中国第一时间鉴定出来并报道了,这是中国的进步。”

  然而,在进步中,“板蓝根冲剂”这个每次传染病出现时,都要被人想起的“神药”,还是被害怕流感的人们抢光了,以至于协和医院的“急诊女超人”于莺,在微博上刻薄以对:“清明节后大家问好都是:‘今天你喝了吗?’‘今年过节不收礼,要收就收板蓝根。’‘不喝板蓝根,一个传染俩’……”直到钟南山们给出了权威解释:“板蓝根含有微量对H3、H7起作用的组成成分,作为治疗感冒病毒方面有一些疗效,但板蓝根对人体,尤其是对孩子,大剂量服用的话对造血系统和胃肠系统会有毒性,大剂量服用该药材的依据目前不是很够。”

  从民间迷信到被专家质疑,“板蓝根之误”背后隐藏着“中医之痛”……为此,北京晨报记者专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

  中医不擅长在第一时间对抗病毒

  对于瘟疫,中医药不是直接去抗击病毒,中国古代对待瘟疫的态度,往往是暴发后继续探索。

  北京晨报:因为板蓝根的问题,人们怀疑中医中药对流感的作用,您能给些中医给力的证据吗?

  何裕民: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对一个罗马坟场儿童骸骨进行了DNA分析,找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疟疾感染遗传证据,考古学家推测,罗马帝国是因为公元五世纪一场影响广泛地区的疟疾大暴发而灭亡的。

  在中外历史上,有过多次影响历史的瘟疫流行,但在世界“十大最严重的瘟疫流行”排序中,中国没有一例!1855年起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据信起源于云南,但在当地死亡人数二十几万,比起受传播影响的印度1000多万人,只是一个零头。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医确实起到了呵护中华民族的巨大功效,因为有历史为证。

  北京晨报:瘟疫是病毒引起的,但中医药对病毒的研究是最近的事。

  何裕民:对于瘟疫,中医药不是直接去抗击病毒,中国古代对待瘟疫的态度,往往是暴发后继续探索。比如明清之际在江南的瘟疫,以吴又可为代表的名医就探索出了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可以说,针对流感,中医没有有效的预防概念,其次,并不擅长在第一时间直接抗病毒,中医强在哪里呢?强在后续的综合维护、调整。

  中医强项是卫护人体正气

  历史上中医防范瘟疫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提高个体免疫力,这也是中医治疗所有疾病的总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北京晨报:中医呵护了中国人的健康几千年,不管是不擅长的病毒还是其他新疾病,凭借的是什么?

  何裕民:应该说,历史上中医防范瘟疫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提高个体免疫力,这也是中医治疗所有疾病的总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要做的,就是卫护正气。

  西医学是以“抗”为主的,打打杀杀,动不动就抗病毒、抗感染、抗生素、抗癌、抗肿瘤、抗高血压,都是“抗”。但是,对抗,你一定要知道对方的特点,只有知道对方的特点后才能“抗”。所以,包括“非典”,西医的对抗措施第一时间调动不起来,因为它没法瞄准对象,对象还没有摸着呢!

  中医治疗思想的中心,素来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是注重调整。调整,更注重于自身身体内在的,调整你体质,改善你的全身状态,提高你的免疫力,让你可能防患未然。

  板蓝根不是万能药

  针对性的防御措施,这是西医学的强项,中医的强项也许是提高人的抵抗力,改善人的体质。

  北京晨报:那么,拿板蓝根当万能药,这可靠吗?

  何裕民:我们讲“见招拆招”,针对这次禽流感的中药方法,各地推荐的基本都是治疗温病的方,如果对方的确是这些“招”,是温病,那么应该会有些效果。但问题是对方并没有亮“招”啊?还不能判断是热性还是寒性的,你就亮你的招,那不有点盲目吗?一些人诟病于板蓝根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个。

  针对性的防御措施,这是西医学的强项,中医的强项也许是提高人的抵抗力,改善人的体质,包括部分人可以用“玉屏风散”之类的,已经有研究发现,对易感者,“玉屏风散”可使呼吸道黏膜的IgA明显升高,后者是呼吸道黏膜的主要保护性抗体,而不是动不动就“抗”病毒。

  中医针对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到现在为止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也不是抗病毒为主的,而是调整免疫,所谓的“协调阴阳”、“以平为期”实际上是调整免疫、改善体质、消解症状。

关键词:板蓝根,禽流感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贾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