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禁白令”,一“解”了之
14年“禁白令”,一“解”了之?——发泡餐具“开闸”的惑与祸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从高温有毒到符合标准、从环境污染到可回收利用……在争议声中,禁了14年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重出江湖”。 按照有关部门修改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一次性发泡餐具在“淘汰产品目录”中被删除。5月1日起,解禁“闸门”打开,但发泡餐具的安全、污染等关键问题仍令公众感到疑惑和担忧。 使用——公众有疑问,谁解“前后矛盾”之惑 5月2日,记者在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上多家餐馆见到,虽然一次性发泡餐具已解禁,但他们使用的仍然是可降解的一次性餐盒。 “即便现在可以用一次性发泡餐盒了,但我们也不会用,一方面是便宜不了多少,另一方面,发泡餐盒质量不好,遇高温就变形,顾客也不愿意要。”北京一家川菜馆老板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一次性发泡餐具的使用,一些中大型餐厅大多将其拒之门外,而一些路边小摊小店,却由过去的“躲躲闪闪”变得“心安理得”。 在北京海淀区从事一次性餐具批发的经营户姚红赞告诉记者,北京市场已经不太认可一次性发泡餐具,将来即便有市场需求,也主要在低端。 消费者对于“解禁令”多不买账。“发泡餐具高温易产生有害物质,也污染环境,14年的禁令效果明显,百姓也习惯了使用安全环保的替代品,为什么又要突然放开,让人想不明白。”家住天津市北辰区的李明说。 发泡剂会破坏臭氧层,高温易产生有害物,难降解污染大,回收处理难……由于存在种种“缺陷”,国家有关部门于1999年颁布“禁白令”,在全国范围内禁产禁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此次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有关部门给出的理由包括符合相关标准、可回收再利用、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使用、可节约石油资源、公众环保意识发生变化等,但没有更进一步的解释性说明,让公众产生禁与解禁“自相矛盾”的困惑。 “正因为公众环保意识和需求在提高,发泡餐具的生产、使用才应慎之又慎。”北京环保学者杨斌说,从之前的有毒隐患到现在符合标准、从之前的污染环境变成现在的可回收利用、节约资源,14年间禁与不禁的理由,看得让人一头雾水。 回收——遭遇“不收”尴尬,“白色污染”隐患仍存 解禁“闸门”突然打开,但最为要害的“白色污染”问题解决良方并未马上跟进,谁来回收、如何再利用等问题尚无答案,让回收利用的愿望,还停留在“看起来很美”。 “虽然其他一些国家也允许使用发泡餐具,但前提是处置有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同样是一次性发泡产品,发达国家开发出低发泡、抗高温的新产品,并建立专门的回收立法、健全的回收系统、严格的回收责任和标准,相比之下我国相关规定过于宽泛,“回收难”的窘境尚未改变。 “发泡餐具分量太轻、又占空间,收一车也就五六百公斤,运输成本高,根本不赚钱,大家都不愿收。”北京东方永安物资回收公司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北京市兴盛昌荣废品店老板也表示:“一次性发泡餐盒没人要,我们也不收。” 记者采访多家废品回收商家,均被告知“不收发泡餐具”。针对这一难题,一些地方也曾出台管理办法,通过向生产者收费补贴回收、运输和处理环节,但收效甚微。 “目前,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并没有质的突破,拿什么保障会被回收利用。”朱毅说,发泡餐盒成本低,回收利用价值低,回收体系不健全,含油多不易清洗,“变废为宝”的愿望,很容易沦为“白色污染”的祸因。 “突然解禁”还带来安全风险。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究人员曾对市场上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含有的工业碳酸钙残渣、重金属、石蜡、苯等都超过国家标准要求,最高的超标数十倍甚至百倍。 决策——广纳民意,防止十几年的“禁果”付诸东流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明泉说,作为一项涉及环境和安全的公共政策,解禁不能一“解”了之,一次性发泡餐具的配套措施和管理必须要跟上,如严格产品标准和行业准入、健全回收利用链条、强化监管体系,否则会让十几年的“禁果”付诸东流。 “我们了解到这个行业多是小作坊,使用的原料公众不知道,监管部门难监控,存在很大隐患。”大学生环保社团、兰州大学绿队执委李万鹏说。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曾将明显发黄发黑、由废料制成的塑料餐盒送去检测,其部分化学成分却符合相关标准。“这意味着企业如果生产中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很难被发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说,解禁后的安全问题、环保问题和准入机制等尚无成熟办法。 “发泡塑料的争议集中在环境污染和使用安全,这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一些经过艰难转型的可降解餐具企业也直喊‘伤不起’,有关部门在制定解禁政策时,要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而不能过于草率和粗放。”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董金狮认为,“涉及健康安全的公共性政策,没有真正地公开征求意见,导致前后口径都‘打架’。”争议更带来警示:未来的公共政策制定,到底该如何倾听和吸纳民意、科学决策?(记者刘元旭、王艳明、周琳、沈洋) |
关键词:白色污染|禁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