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卷土重来?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其中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下简称发泡餐具),这就意味曾被国家禁产禁用14年的发泡餐具,将于今年5月重新回归市场。 记者在走访餐饮市场时发现,在一些路边摊、小餐馆,发泡餐具的身影其实从未淡出,发泡餐具也是一些商家用于剩菜打包、外卖送餐的主要选择。发泡餐具解禁在即,是否会让“白色污染”“名正言顺”地卷土重来?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发泡餐具性价比高,使用方便,使用得当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解禁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准入规则和卫生标准,同时要建立健全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收体系。 每年仍销150亿只 路边烧烤、餐饮打包、外卖送餐,时常能看到发泡餐具的身影。“我并不知道这种白色塑料餐盒被禁止使用14年了。”厦门市某传媒公司白领严小姐表示,他们中午吃饭叫外卖,热腾腾的饭菜都是放在发泡餐盒中送来的。“有时候油会渗透过饭盒,得铺着报纸才不会把桌子弄脏。” 据了解,发泡餐具于1986年在中国铁路系统开始使用,由于废弃的塑料垃圾给铁路沿线的生态和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铁道部随后明令禁止发泡餐具在铁路、航运客船和旅游船上使用。原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发布六号令,要求到2000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但是,禁令之下发泡餐具仍一直存在于市场。“现在国内有100多家企业生产发泡餐具,每年大约有150亿只的销售量。如上海每天消耗200多万只一次性塑料餐盒,其中发泡餐盒占了一半,约100多万只。”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透露。在北京、深圳,每天亦有数百万的发泡餐盒在使用。 董金狮指出,国家政策本身是好的,但在地方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地方使用的发泡餐盒非本地生产,如供应上海市场的发泡餐盒生产厂家,有超过2/3的在外地,而本地质监部门无权监管外地企业。此外,发泡餐具的成本只有非发泡塑料餐盒的一半,价格低廉,发泡餐具市场仍十分庞大。 “解禁”后仍面临诸多考验 对于解禁缘由,记者致电国家发改委综合处,只得到消息属实的肯定答复,但无法得知进一步信息。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国家发改委取消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禁令,一是产品本身性价比高,原料消耗少,垃圾产生量低;二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次性发泡餐具本身并非造成“白色污染”的元凶,对一次性餐具加强回收和再利用才是消除“白色污染”的根本。 北京一家曾生产一次性发泡餐盒企业的总经理表示,生产一个透明餐盒需要20多克原料,而发泡餐具只需四五克,由于具有节约资源的特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日本、韩国都是被允许使用的产品。山东同洲塑料厂杨厂长也表示,只要完善回收体系,并不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 “但我国的回收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董金狮表示,回收利用对于大多数废弃物是通用的政策,只是技术难度和效益高低不同。对于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收处理十分困难,主要有体积大、仓储运输费用高、发泡餐盒吸油导致使用后含油多不易清洗、废水处理困难、二次污染严重等。 因此,对于发泡餐具解禁,不论是原料、添加剂相关的产品标准,生产、储存带来的安全问题,还是使用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都需要有关部门全面考量,尽快出台准入规则和卫生标准,并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回收体系。 此外,董金狮介绍,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材质为聚苯乙烯,其耐热性差,不耐热水,超过90℃会发生变形并释放出有害的低分子物质,因此,发泡餐具不能放入微波炉加热、不能放入蒸屉中加热、不能盛装炒菜。生产企业及使用商家应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明示给消费者,避免使用不当造成危害。 相关新闻 小餐盒走好“解禁”后的路 据新华社电“重返市场后,应加大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收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国务院参事石定寰近日表示。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之“淘汰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意味着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解除了自1999年以来长达14年的禁令。 近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组织专家和媒体见面会,详解公众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诸多疑虑。 对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会产生二恶英致癌物和生产工艺中采用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等“有毒论”,中国塑料餐具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李沛生回应说,二恶英产生的最佳温度条件是270到400摄氏度,且含苯环物质和含氯、溴一类物质同时存在。这些条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使用中一般不会遇到。此外,我国发泡塑料生产企业早已使用丁烷替代氟利昂,新生产工艺不会破坏臭氧层。“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要注意防火。不能放到微波炉里,也不能用于蒸煮,70度以下可以放心使用。”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唐赛珍提醒公众。 基于耐油耐水、加工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尽管在过去十多年里被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未从市场上中真正消失。 国务院参事叶汝求呼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抓紧制定一次性餐具的生产、使用及其废弃物收集处置的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生产企业则应加强自律,严把材料关,保证产品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应明确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纳入强制回收目录。对于个别企业使用假料废料制作发泡餐具的行为应依法惩治。”李沛生说。 专家们认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关系百姓切身安全,是民生大事。“解禁”只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起点”,绝非“终点”。要尽快修订并提高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制定科学的准入制度。(李子晨) |
关键词:白色|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