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豪门陈启宗:财富不传承 有钱的儿子不成材
“二代”创业 1986年,恒隆集团主席、创始人陈曾熙去世,当时他不过63岁,距他创办恒隆集团不过26年。但他的财产已高达40多亿元港币,位列当年香港十大财团第九位,排在李兆基之后,邵逸夫之前。令港人不解的是,他没有把数额庞大的财产分配给妻子,更没有分给陈启宗、陈乐宗等三个儿子。在其遗嘱中,他交代家人将其财产以信托的方式成立陈曾熙基金会,信托委托人也非家里人,而是跟随他多年的部下殷尚贤。 陈家祖籍广东顺德,民国时期在东部沿海做生意,为富商。1960年创建恒隆集团,主营地产开发。此后,他与李嘉诚、李兆基、霍英东等一代新富,共同缔造了战后香港的商业繁荣。 陈曾熙去世后,陈曾焘接任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任董事。这一年,未能直接接班的陈启宗,与弟弟陈乐宗在美国创办晨兴创投公司,投资初创和成长型科技公司,其中多家公司在纳斯达克[微博]上市。1992年之后,陈启宗开始在中国大陆寻找生意机会。起初他相当谨慎,默默观察政策的长期走势。直到1996年,他才开始跑马圈地,晨兴创投在中国投资的科技公司有搜狐、携程、第九城市等。晨兴创投最近一次的大手笔投资,则是投资了雷军[微博]创办的小米科技[微博]公司。在投资科技公司之外,晨兴一度获授权创办《福布斯》《哈佛商业评论》和《信息周刊》三大著名财经媒体的中文版,近两年逐步退出。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尚是传统媒体形势良好的时代,陈氏兄弟由此大赚一笔。 相较于作为上市公司的恒隆集团,陈启宗称晨兴创投公司为“家里的”。这个独立于上一代家族之外的私人公司,显示了陈启宗兄弟的商业智慧。他们明显不是富二代中的纨绔子弟。 1991年,陈启宗从叔叔手里接过恒隆集团的权杖,在董事长的位子上一直坐到今天。在陈曾焘执掌的五年时间,恒隆集团被整合收缩,格局保守,致使恒隆集团跌出香港公司实力榜的前十名。陈启宗接棒后,凭借两项战略决策,帮助恒隆集团再次崛起。其一是进入大陆市场,在上海先后开建恒隆广场和港汇广场,恒隆广场建成后成为当时浦西第一高楼,从此闻名于大陆;其二是成功避开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如今,陈启宗已将恒隆集团的重点放在大陆,继进驻上海之后,又陆续在沈阳、济南、无锡、天津、大连、昆明,以及今年刚刚中标的武汉,发展各地恒隆广场。在大陆,陈启宗不做住宅地产,只做高端商业地产,而且只租不卖,现金流源源不断。2013年福布斯富豪榜香港地区排名中,陈启宗家族以31亿美元位列14。 作为少主,陈启宗完成了从富二代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他用自己的商业才华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也赢得了财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陈启宗并未持有恒隆集团的股份,只有并不丰裕的工资。他曾讲到,“公司在2003年前没有薪酬委员会,之后委员会成立了,才认为我的待遇不合理,加我薪酬和股份。过去我甚至连期权也没有,工资十年都没有变过,我还记得,2003年的工资是144万港币,公司里有不少员工都比我高。现在公司不少同事的认股权比我还多,而且他们的价格拿得都比我低很多。” “有钱的儿子不成材,没钱的儿子成材。”这是陈启宗给朋友的箴言。“先父去世时我们三兄弟没有拿到一分钱。我儿子从小我就教育他,他不会从爸爸这里拿到一分钱,将来也是。”外界流传着一个陈启宗和儿子之间的小故事。他的儿子在上海工作,每天早上骑自行车上班。“有一天我打电话给他,他说‘对不起爸爸,我现在快要下自行车了,下了车我再给你通电话。’”陈启宗则以他惯有的幽默回答,“还骑自行车,你好奢侈。” |
关键词:香港,陈启宗,豪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