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并购开闸:完善退出机制 收购财险公司风险高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14 09:2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机构要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业务。”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年初的监管工作会上这样讲道。其意在于“推进保险市场体系改革创新,继续推进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

  近日,项俊波的发言终于在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收购合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得到落实。

  此后行业内便引发一个疑问,2014年6月1日之后哪家险企会成为国内保险业的第一例并购案例?它将发生在寿险,还是财产险?

  业内人士表示:“保监会的政策一向都具备先导性。虽对6月份之后的事情无从判定,但至少保险业并购市场的遐想空间已经打开,保险行业只进不出局面将打破。”

  谁敢踏出第一步?

  此次公布的《办法》适度放宽股东资质,规定投资人可不适用对保险公司的三年投资年限要求。

  第二点,相较于2010年实行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在资金来源方面明显放开。《办法》明确可以在货币对价总额50%的范围内采取并购贷款等融资方式。

  允许投资者同时控股的两家公司可以经营同类业务,可以进行同业竞争。投资人并购保险公司无需受到投资期限的限制。

  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2010年实行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受同一机构控制或者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的同类保险业务”。

  而新规规定,“经保监会批准,收购人在收购完成后可以控制两个经营同类业务的保险公司。”随着反垄断法、公司治理机制、偿付能力等相关规定的出台和完善不用担心在同一投资人控制下,经营同样业务的保险公司之间会发生风险传递和开展不正当竞争,故而放开政策。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表示:“此举最大的意义是完善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

  毕竟多数寿险公司的部分保单有效期长达数十年,出于对投保人以及被保险人的保护,收购与合并是当前保险公司最合适的退出方式。

  众所周知,在行业进入发展放缓期,市场主体有了一定数量保证的情况下,从向规模、数量看,到向质量、效益看,中间必经的阶段就是合并重组,优胜劣汰,这就是市场化。

  据记者了解,保险同业并购最鲜明的案例则是美国的AIG是通过持续的合并与收购才成长为现在的保险龙头企业。

  某大型上市险企高管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保险行业会出现并购行为是很正常的,因为不管哪个行业,都要鼓励自由竞争,并购是大势所趋,市场经济通行的并购在保险里都适用。”

  “大吃小,小并大,中型企业强强联合在今后或许都会发生,并购有时候也是双赢。”上述险企高管告诉记者:“或许今后大型财险企业会并购几个寿险公司,又或者两个中型寿险相互合并,并购后两个公司的网店会更广泛,并购只是时间问题。”

  财险并购操作难题

  目前国内有近150家保险公司,至今没有一家因破产退出市场。随着未来利率市场化加深,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挤压,一些保险公司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保险公司的成本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部分险企开业六七年始终未能盈利的例子也不止一家。

  那么,保险企业会倒闭吗?

  据公开资料显示:1978-1994年,不到20年间全球共有648家保险公司破产。即使现在,美国国内的6000多家保险公司,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保险公司难逃破产厄运。

  1997年4月25日,日本互助生命保险公司宣告破产,成为日本寿险业战后50年以来的第一桩破产案;接下来日本东邦生命、第百生命、第一火灾海上等保险公司也相继倒闭;

  在上述险企高管看来,中国的保险业会随着某些企业的破产迎来整个行业洗牌和整合,但这条新政的出台并不能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首先按照保险险种分类,财险公司的并购就相对难以操作。保险公司2013年在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财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在大幅攀升,财产险行业濒临亏损边缘。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太平财险四家公司的去年净利润分别为105.6亿元、58.56亿元、26.22亿元和15亿港元。除太保产险净利润同比下降1.4%外,其他三家均保持增长趋势。

  从综合成本率来看,太平财险的综合成本率最高,和2012年一样均为99.8%;排名第二的则为太保产险,达到了99.5%,平安产险和人保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则分别为97.3%和96.7%。四家公司综合成本率平均上涨约2个百分点。

  “综合成本率上升侵蚀承保利润。”某大型财险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财险的竞争一方面车险竞争更加激励,车险便宜的同时,维修成本还在持续不断地上升。另一方面是现有财产公司严重依赖保险中介公司,在某些省份,车险业务几乎被中介公司垄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保险公司与中介公司的议价能力,从而导致费用的持续提升。”

  保险业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财产险公司的收购风险非常高,财险公司车险独大问题,使得同业之间因竞争加剧,导致成本上升,利润率收窄,盈利变得越发困难;因此财产险公司买来也是块烫手的山芋。”

  从险企的规模来看,近年来,保险企业纷纷谋求集团化发展。最明显的不过中国平安集团、安邦保险集团、中国人寿集团等。其中中国平安已经是综合金融集团,或许存在并购想法,但去收购一家规模小且亏损的公司意义又不大。

  此外,生命人寿、合众人寿、华夏人寿等中小险企在近些年通过银保渠道,使得保费规模不断扩张,但在兼并市场施展恐怕仍是有心无力,难以撬动被收购方。

  “而小鱼吃大鱼,这种事件在中国保险行业发生概率几乎为零。”上述险企高管坦言。

关键词:险企并购,风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