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7月收益大多滑下6.5%

来源: 金融投资报 作者: 2014-07-16 08:39:0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当前投资者可紧抓高收益的尾巴,适当延长投资期限来锁定高收益

  当前投资者可紧抓高收益的尾巴,适当延长投资期限来锁定高收益

  “中考”结束,季末效应逐渐消散

  银行“中考”结束,7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季末效应已经逐渐淡化。据统计,不同收益类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已有回调。分析师认为,进入7月,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每况愈下,6%以上的产品已很难见到,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开始向固有的下行趋势回归,投资者可以重点筛选中长期理财产品以锁定收益。

  数据显示

  上周110家商业银行共新发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847款,环比减少13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环比下跌10个基点至5.18%。

  国有大行均在5.5%以下

  金融投资报记者在各大银行官网看到,目前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中,除了个别几款股份制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了6.5%以上,其余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在6.5%以下。其中,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仅有3款产品,发行银行多为城商行等,国有大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在5.5%以下。

  业内人士分析,在上周,理财产品季末效应消退的表现十分明显,“进入7月后,银行理财市场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这也导致上周平均收益率大幅下行。”数据显示,上周110家商业银行共新发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847款,环比减少13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环比下跌10个基点至5.18%。与此同时,今年6月,除1个月以下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收益上升外,其余各期限类型人民币债券类和组合类产品收益均有所下跌。

  此外,隔夜、1周、2周、1月的shi-bor数据自从6月下旬开始出现上升势头,这是由于银行在季末对流动性的特殊需求造成的现象,此时也正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进入爆发期的初始时间。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应付季末流动性紧缺的现状;而进入7月的第一天,上述各品种齐齐调头向下,这意味着,随着银行季末考核期的结束,流动性需求自然降低,理财产品再次回归原有走势。“银监会松绑存贷比考核,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银行季末年末的揽储压力,但短期内并不能令季末拉存款揽储行为完全消失,而与其共命运的高收益理财揽储现象也不会完全消失,但季末效应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影响未来将会有所减弱。”上述分析师认为。

 [1] [2] 下一页

关键词:银行理财,收益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