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曝研报潜规则:基金想听啥我们就讲啥
研报中“静待、有待、尚待”,其实是“我觉得没戏了,但不好直接说”
在很多人看来,券商分析师是一个极好的职业。出身名校,拿的是高薪,平时接触的不是公司老板,就是CEO,经常还能早人一步,获得一些消息,而他们发布的研究报告,更是能够直接决定一只股票第二天是上涨还是下跌。 不过,在这些风光的表象背后,券商分析师这个职业,同样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潜规则”。本期“财侦局”,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对券商分析师的采访以及对近年来出现的争议研报的剖析,为读者揭开券商分析师职业的尴尬。 讲述 一位券商分析师的无奈: “每周工作60个小时,还被评为最不靠谱” 有一段时间,就职于某家中等券商的分析师林文(化名)心情特别不好。 “有时候真不想干了!”这是他那会儿时常向记者抱怨的话题。导致林文心情大坏的原因,是那段时间有家媒体做了一个券商分析师的评比。由于林文看好的一只机械股表现不好,在二级市场上的股价与他给出的目标价相距甚远,将他评为了最不靠谱的分析师之一。 对于媒体的评价,林文感到十分郁闷。“我在研报中做出的股价预测,是基于我当初对那家公司的调研,以及逻辑推断出来的结果。我调研这家公司的时候,无论是公司的情况,还是整个市场的情况,都还是十分乐观的,谁知道仅仅过了几个月,无论是行业情况,还是股市走势,都发生了出人意料的转变,这也不是我能预见的。” “别人看我们的工作觉得很好,是金领,但他们不知道,一般人都已经休息的时候,我们还在工作。”林文表示,他一般每周工作的时间都在60个小时以上,尤其是在年报公布的这个阶段,只要碰到自己覆盖的公司发布研报,必须得第一时间解读年报,并写出研究报告。“有时候,一些公司的年报要等晚上11点才发布,我们也只能等到那个时候。” 不过林文也坦言,相对于媒体的评价,他们更关注的还是基金等机构对分析师的评价,基金的评价,是券商研究所对分析师评价的重要指标。“相对于媒体,我更希望获得基金的认可。”林文告诉记者。 深度 “值得关注”意思是“不知该买该卖” 由于受制于基金,券商研报常常暗含潜台词 两三年前,券商分析师还一直笼罩着高薪“金领”的光环,资深研究员薪酬普遍超过百万。然而,最近两年,一边是熊市对生存空间的挤压,一边是市场创新不断对研究提出高要求,分析师们备感“压力山大”。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券商研究机构已经臃肿不堪,到了需要“挤水分”的时候。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券商分析师业绩受制于基金等市场机构,为了生存,分析师们也越来越不敢说真话,行业频现雷人研报、“抄袭门”、“马甲”研报等现象。表面光鲜的券商分析师职业,其实暗藏不少行业潜规则。 潜规则1基金说了算 在中国证券市场,券商分析师受制于基金等机构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一方面,基金分仓一直是证券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分仓收入的激励下,基金公司销售新基金时,券商会花大力气推销,对于分仓基金持有的股票也会秘密保护。如对分仓基金的重仓股,研究评级总是写得模棱两可,就算有负面消息也会选择性对待,尽量突出正面信息。 此外,正如林文所说,证券分析师的业绩考核与基金等机构的态度直接挂钩。而作为目前国内券商分析师最渴望获得的荣誉,每年9-10月,将由基金经理们在每个行业中选出3名最信赖的券商分析师,评出《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过去几年,只要登上这个榜单,就意味着薪水能上涨数倍。不少分析师因上榜年薪突破百万。能否上榜,基金的态度十分重要,因此每到这时,分析师都要四处拜票,寻求机构支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就批判过“基金经理想听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的分析师“潜规则”。她表示,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是基金经理想听的,分析师就会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基金在分析师所在的证券公司增仓,才会获得大量佣金。 潜规则2“湿淋淋”的研报 有业内人士曾评价券商的研究报告,经常都是“湿淋淋”的,充满了水分。 经常看券商研报的股民都会发现,只要是对A股上市公司,很少有券商分析师给出“减持”或者“卖出”的评级。分析师不给出“减持”或者“卖出”评级,一方面是因为要保护基金的重仓股,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得罪上市公司,如果给出“卖出”评级,往往之后会被上市公司拒绝调研,工作将无法展开。 泰达宏利基金公司量化投资负责人王咏辉,曾用大白话解读券商发布的各类研报的含义。比如不少研报中对某公司或行业前景会经常用到“静待、有待、尚待”,其实意思是“我觉得没戏了,不好意思直接说”,而“可期”的意思是“我觉得有戏,但又怕它突然没戏了”。而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的潜台词是,“饶了我吧,别回去找我当时的预期是啥了”。在投资价值上,研报中经常出现“值得关注”的表述,其实意思是“应该买或者卖,但我也不知道该买还是该卖”。 在各种研报中,新股的研报堪称最多水分。一般新股刚上市时,券商评级基本都是“强烈推荐”,至于上市后股价是涨是跌,似乎就与分析师无关了。某份“走眼”的新股研报,曾有多处表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如“附加值不高,盈利模式较为简单”,到了结论部分,却依然给出了净利高增长的预期。 潜规则3“抄袭门”频现 今年1月,外资券商高盛被卷入了研报抄袭风波之中。有投资者称,高盛一名叫朱地武的分析师,在2011年12月13日发布了一篇涉及中煤能源(601898)的英文报告中,抄袭了方正证券(601901)的一份研报,甚至连明显错误的数据也没有修正。 在券商行业,研究报告出现抄袭的情况并不鲜见。此前东兴证券分析师王玉泉被指责抄袭日信证券张光荣关于青岛软控的一份深度报告而面临离职压力,之后国元证券(000728)首席策略师又被指责抄袭他人的策略观点。 有股民总结了券商抄袭的技巧:将不同文章中一小段一小段地搬,分散摆放,将整段文字部分粗加工后重新编排。此外,还对关键词语进行同义近义替换。 券商研报屡屡出现“雷同”甚至“抄袭”的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研究所对分析师发布研报有数量要求,有些分析师甚至每周要发布两份报告,但一些中小券商由于经费压力,无法提供足够的经费供分析师调研,只好借用二手资料。 潜规则4研报挂“马甲” 2011年,一份攀钢钒钛(000629)188元的“天价”研究报告,将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推到了风口浪尖。 虽然后来银河证券澄清是因为数据有误,但有人发现,王国平2006年7月起发表的167篇研报中,覆盖通信、食品饮料、钢铁、医药、化工等八大不同类型的行业,被称为A股的“马甲王”。 但凡经常和分析师打交道的人,都会发现很多研究报告都存在挂名的现象。 华西都市报记者曾因对某个研究报告有疑问,致电该报告的署名分析师,但这位分析师却告诉记者,这篇研报是另一位分析师撰写的,而这份报告真正作者的名字,却出现在研报的联系人一栏中。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记者调查了解到,很多研究员在没有获得从业资格之前,没有办法独立撰写研究报告,于是就采取挂名或者合作的方式发表研报。而一些有资质的分析师,在跳槽后,若前东家还有考核期的话,也需要有资质的分析师代为署名。 因此,现在许多券商研报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在具有执业资格的分析师名字的下面,写着联系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故意模糊报告的实际作者。而由于研究员中“无证”的新手越来越多,在市场经验不甚丰富的情况下,他们发布的研报质量难以保证。 |
关键词: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