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只会贴膏药:短暂止渴埋更深隐患
《每日电讯报》刊登题为《央行只会贴膏药》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欧盟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通胀率意外跌至0.7%,进一步远离欧洲央行2%的目标值,这也令欧洲央行继续宽松的可能性加大。 美国经济增长再次呈现停滞迹象。 新兴市场遭受新一轮的抛售。近日,华尔街投行纷纷掀起了看空新兴经济体的潮流:高盛预期新兴经济体未来10年的股票、债券和货币将显著低于大市表现;摩根大通预期未来几年内新兴市场本币债券回报率将跌至2004年以来平均水平的10%;摩根士丹利则认为巴西、土耳其和俄罗斯的货币将在2013年暴跌17%之后继续下滑;德意志银行认为2014年新兴国家股市将比发达国家差10%。上述国际投行的舆论引导,加上全球市场对美联储或加速退出量化宽松的担忧,引发新兴市场动荡, 即便是“极其正统的”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也发现越来越难抵制来自欧洲央行采取举措以阻止通货紧缩现身欧元区的压力。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欧洲央行选择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还是推行新一轮的信贷宽松,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以前,该央行是政治阶级中的经济改革者。现如今,在政府办事不力的大环境下,该央行被认为是央行银行家的“三头六臂”。 从英国到美国和日本,从尼日利亚到印度和欧洲,可以说是每一个国家,央行银行家已经成为每一个经济问题的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和最后一道防御工事。 在日本,央行已经被要求直至通货紧缩真正烟消云散之前一直印钞。 在美国,美联储已经推行了三轮量化宽松计划。可以说,为了能提振国内经济复苏,该央行可谓是不遗余力。当下,美国经济回暖,美联储开始正式推行债券购买规模削减。不幸的是,该国经济似乎已经对央行的刺激上瘾。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削减,已经重创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与此同时,有证据表明,此举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消极影响——失去原有的强劲动力。有量化宽松在,经济强劲复苏;削减量化宽松按钮启动,经济增长减慢至静止速度。 最后,除了给满目疮痍的经济再贴上一片膏药,央行似乎没有别的好方法。 在我看来,如果政府不能或者不会采取行动,央行采取行动,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英国央行为例,该国经济增速逐渐恢复生机,央行的核心任务从“克服滞涨”转变成“刺激扩张”。因此,投资者正纷纷押注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将令英国基准利率逐步上扬。显然,能提振经济是好事一桩,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负面结果,却成了难以解决的顽疾。 我担心的是,央行已经成为政治家们的一块遮羞布,给予市场的只是短暂的缓解而已。 总而言之,央行可以买来时间,却无法魔术般地解决所有潜在的冲突。 本文作者杰里米•华纳(Jeremy Warner),是英国著名经济评论员。 |
关键词:央行,通胀,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