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理财规模激增 银行存款搬家大势难挡

http://www.hebei.com.cn 2014-02-21 09:1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应对

  银行频频创新保卫存款

  目前,各家银行对于用户转出资金购买类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设置了不少防线。以刚刚上线不久的微信理财通为例,目前约有12家银行支持资金转入,但是各家银行均设置了转账上限。例如,农行、中行、建行等规定单笔最高5万元转入,单日50万元封顶,而民生、兴业等银行单日单笔转入要求最多不超过5000元。银行除了有单日转账限额外,单月的转账额度也设定了上限。

  尽管货基产品的选择越来越多,但有不少消费者发现,以便捷性、流动性取胜的货币基金开始“卡壳”,如无法绑定银行卡、支付不畅、购买不到等问题频频出现。而究其原因,其中不少也与银行设限有关。此外,受年末揽存款、冲时点的影响,以往每到季末、年末这几天,不少银行渠道都会暂停申购货基。这似乎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而大家都会很有默契地以“系统升级”等一些原因来解释。

  当然,除了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设置防线外,不少银行也选择了积极迎战。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侯先生介绍,因为受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冲击,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受到不小的影响,很多银行开始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很多银行还推出了一些货币类的产品,以增强银行理财类产品的流动性和性价比。去年末开始,平安的“平安盈”、广发的“智能金”、交行“实时提现”、工行的“天天益”、招行的T+0货基等现金管理工具陆续出笼。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这些银行系主导的货币基金在产品收益率上稍逊于目前市面上的各种“宝”类产品,但毕竟是“亲生的孩子”,在申购、赎回、取现的额度和速度方面较互联网系的货币基金更有优势。

  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存款冲击有限

  方正证券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相较银行类产品,类余额宝产品从外部环境、收益水平、便捷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相比银行百万亿级别的存款规模,目前国内货币基金所占银行存款余额的比例还未超过1%,可见对银行存款的冲击十分有限。

  方正证券认为,由于存在收益确定性不高;流动性管理有待市场检验;缺乏信用优势及多样化资产业务,对大额资金吸引度不高;以及面临银行类产品的竞争等短板,未来余额宝之类的创新货基对银行存款的分流影响也比较小。

  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户均余额不足3000元,目前该产品利用“长尾效应”可有效开发这一族群的潜在客户,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但大额资金仍偏向将资金存放至拥有政府隐性担保,且信用信誉较高的银行等物理中介。

  长城证券分析师黄飚认为,受金融脱媒的影响,银行存款的流失已是大势所趋,但大额的资金流动还是在银行体系内,比如储蓄存款转为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来看,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于存款的冲击仍十分有限。在他看来,一方面,互联网平台自身并不具备运营资金的能力,长期来看规模难以做大。另一方面,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是否对客户有吸引力决定了产品的成败,但这种高收益亦很难维持。

  一位国有银行人士指出,目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确分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一块蛋糕,但相对来说只是一小部分,它只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渠道补充,并不是理财产品的主渠道,暂时也没有能力替代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随着互联网理财的发展,也不排除对理财产品政策的调整。政策的调整不会仅针对银行传统的理财产品,随着互联网理财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银行业推出相应对策的同时,监管层也会加强对互联网理财的政策监管,互联网理财业务将结束其“野蛮生长”的状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理财,银行存款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