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被叫停后的利益博弈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20 16:2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央行3月14日紧急暂停虚拟信用卡与二维码支付业务,直接指向阿里巴巴与腾讯两家互联网公司,也引发大家对二维码支付安全的讨论。我从业内人士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二维码支付的安全主要涉及两方面。

  一般人所说的不安全,主要是担心用手机扫到带有木马的二维码,安装木马程序,使得账号产生被盗的风险。实际上这并不是最大的风险所在。二维码的本质是将网址用图形来表示,我们可以不断教育用户不扫来路不明渠道的二维码,可以降低这种风险。比如告诉用户论坛、电线杆、陌生人发给的二维码是不可靠的,杂志、CCTV上的二维码才是安全的。此外,腾讯手机管家、360等手机安全应用都有二维码方面的安全验证功能,他们有安全库,用户扫完二维码,系统会主动到病毒库里验证,检验是否安全。

  O2O领域,用户所扫的二维码一般来自商户,正常情况下商户收单的二维码是不会有木马的。但传统线下支付还会有另一道防火墙,就是银行与银联对商户的监管,这方面二维码支付可能还不够健全,我想这也是监管方面所担心的。

  打个线上支付的比方,一个用户在一家餐饮店用餐后,通过支付宝、微信扫餐馆的二维码支付,通过手机与第三方支付就可以完成交易,直接跳过了银联的环节。很多人解读为影响了银联手续费的分成,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跳过了对商户的监管。以前针对线下收款,监管层对POS机发放有相关的管理规定,商户接入POS机需要获得银联和银行的授权,一般个人是没法拿个POS机进行直接收款的,但线上支付不一样,不管是商户还是个人,只要扫个码就可以了。监管层可能在这一点上觉得不可控。一开始没有监管规范,就可以做,做了以后就发现和原有的模式完全不一样。发现管理没有跟上,所以管理跟上会再放行。

  我认为监管部门的意思不是说二维码支付这个模式不可行,而是说相关的监管还没有做到位,如果未来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在审核标准上能够达到银行、银联的水平,监管到位,很有可能走向开放。从业务操作层面来看者是可行的,比如腾讯、阿里巴巴可以通过检验营业执照来验证商户是不是法律上合规,等等。但是,会不会朝着这个方向走,还不确定,要看监管层的态度。

  近场支付在二维码模式上发展如此之快可能是银联和监管层都始料未及的。本来业内认为近场支付会以NFC为核心,在日本韩国就是如此。(注: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目前这项技术在日韩被广泛应用。手机用户凭着配置了支付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他们的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等)

  在中国,实际上银联过去几年也曾经尝试过NFC的支付方式,但一直没有普及开。

  为什么呢?从支付原理上,NFC与支付宝、财付通通过二维码支付是一样的,只是技术有所不同。NFC是个近场通信,需要特殊的芯片来完成,因此对手机硬要求比较高。现在中国大概只有三千万到五千万部高端的安卓手机支持,主要是三星、索尼等高端手机,苹果手机也还没有支持。

  在日本近场支付以NFC支付为主,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都有这种支付方式,NFC的支付方式之所以非常普及因为背后有运营商的支持,在日本用户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运营商定制的NFC手机,再加上网速足够快,各个便利店、公交车、地铁、全部支持。相比中国的产业链行业更加复杂。如果中国没有监管,按照目前的情况二维码支付发展下去也会很快。

  另一方面,近场支付的普及涉及到两端,一端是商户,一端是用户。银联推广NFC支付方式,在商户那一端一直没有普及起来,从目前的消息来看,银联已经铺了上百万台了,也就是说在中国有上百万个商户用NFC支付,比如Quick Pass,但是很多用户和商户都抱怨不知道该怎么用,就搁置在那里了。现在还有很多地方银联还没有开放,我感觉银联的动作还是慢了点。他们可能在等NFC手机多一点,没有想到二维码支付被微信和阿里巴巴推的这么猛,这么快起来。

  当然现在的二维码支付只是刚刚开始,只是他们的势头比较猛。

  能否做成功关键还是取决于用户的使用习惯是否养成。前几年阿里巴巴曾和一些商户合作过二维码支付,但是没有流行开。我认为有两点原因,首先消费者手机上是不是有这个账户,是不是用过,是不是觉得方便。在手机上支付的消费习惯是不是养成了,对这种应用场景是否习惯。纯线上的支付方式这两年发展比较快。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大家用的比较多,其次大家慢慢觉得这样支付也可以,扫一下5秒钟就好了也不用找零钱了,钱包也不用掏出来了,很方便。

  嘀嘀打车、快的打车让很多用户慢慢习惯这种应用场景手机支付,线上支付,这是阿里和腾讯的目的,获得更多采用移动支付的用户,春节时候微信推出抢红包,一下子几百万用户在非常短的时间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

  支付宝和微信的快速成长让他们与商户谈判的成本比较低了,费率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以前要去劝说给商场换个POS机难度多大啊,现在中国商场争先恐后和微信进行O2O合作。

  对于腾讯、阿里巴巴来说,二维码支付相当于互联网金融的结算,有点银联的味道。但对他们来说想要做的不仅仅是银联,过去银联不知道用户东西从哪里买的,买了什么。互联网公司玩法不一样,你去这家公司之前可能就先拿到了优惠券,去线下消费,进行O2O近场支付,支付完可以评论,形成一个闭环。

  商场的二维码支付是第一步,如果不监管,马上餐饮业也会很快普及。一旦普及起来用银联POS机刷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银联需要与时间赛跑,因为NFC的使用习惯培养起来更难,估计需要两年,而这两年之间二维码支付可能早已跑得更远。

关键词:二维码,支付,叫停,利益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中国企业家网
责任编辑: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