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打车“补贴盛宴”:监管创新应与市场创新同步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29 08:5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车软件的“补贴盛宴”是否玩过了头?3月27日,交通运输部首次就该问题作出表态。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打车软件也有一个从快速无序发展到规范的良性发展的过程。”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扬在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企业对使用手机打车软件的乘客和司机给予物质奖励,可能会对市场的公平性产生影响。”

   “补贴战”为何熄火?

  事实上,在主管部门发声之际,打车软件的“补贴战”已近停息。3月,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两家行业龙头先后多次下调返现金额,并对每日补贴次数也进行了调整。而在今年年初,以这两家公司为代表的打车软件给乘客和司机提供了各种物质奖励。除抽奖性质的免单之外,奖励额度曾一度高达每单乘客方最多获20元,司机方奖励最多时到过15元。

  补贴战为何熄火?分析认为,烧钱游戏不可持续,驾驶安全问题凸显,市场公平被打破等问题充分暴露成为各方握手言和的主因。

  在获得几轮融资后,两家公司都选择了用烧钱的方式抢夺市场,而这种高成本的营销策略,注定有退出的一天。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两家公司透露,经过烧钱大战后,两家公司的用户均在一亿人次上下。尽管该数据暂未得到第三方机构的确认,但业内人士认为,从用户数量的规模来看,打车软件烧钱抢占移动端支付市场的使命已经初步完成。而作为未来移动支付场景之一,打车软件也为众多消费者完成了启蒙教育。

  此外,这场补贴“盛宴”在推出伊始便饱受争议。一些城市的出租车司机开始“挑活儿”导致空车拒载的现象愈演愈烈,一些乘客手机网络差或忘记支付宝密码,软件支付失败后,司机竟向乘客索要本该由打车神器奖励的10元钱;还有一些司机为了奖励在驾驶途中不断抢单,行车安全无法保障……

  “出租车运营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市场供需,对于鼓励绿色出行有一定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阳光说,“但打车软件的营销行为,影响到了价格调节功能。”

  种种问题的暴露让打车软件频频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也让打车软件公司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3月18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的技术论坛压轴演讲中承认,春节以后两家打车软件公司的促销活动“玩过头了”。他说,“我最开始关注打车软件是在微博上,当时打得火热,我还没搞清楚哪个是我们的,我内部问了一下觉得挺好,让老百姓们懂得移动支付。”不过,后来马云发现情况开始失控,他透露了如何让市场平静:“我们和腾讯一交流,市场平静下来,其实我们两家打起来并不影响友谊,两个生态竞争是好事,不竞争才是一潭死水。”

  创新与监管如何平衡?

  正如马云所言,生态竞争是好事,这在主管部门看来,也无可厚非。

  事实上,对于此番两家公司大打“补贴战”,交通部并未直接干预,仅到“战争”近乎熄火时才对引发的一些问题作出表态。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交通部部长杨传堂表示,“目前国际上已经普遍采用打车软件,效果颇好,在国内也受到欢迎。。

  “打车软件一年多来的经历,是一个绝佳的观察样本: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小公司是如何撬动了一个垄断行业,并倒逼政府进行改革的。”杨传堂表示,对于有利于公众的新生事物,政府会支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

  在3月27日的交通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李扬也表示,打车软件这种出租车电召服务模式既可以为乘客预约出租车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助于出租车提高行驶的效率,减少空驶和城市拥堵,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也是倡导智慧交通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李扬说,对于打车软件未来的发展,交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政策,最终的方向是鼓励、规范,让市场的参与者能够公平竞争、自由发展,让人民群众能够择优选择、放心使用。

  随着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融合日益深刻,越来越多的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革给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如打车软件的博弈,其实不只是互联网巨头的商战,更是政府与市场找准自己定位、按自己角色发声的一次演练,而这样的案例还会更频繁地上演。

  “技术创新有倒逼社会进步的功能,但往往也会造成一部分人的权益被忽略甚至受到损害。“徐阳光指出,政府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发挥保障公平的调控作用。

  分析人士也指出,真正的市场创新往往有利于促进市场公平,不能因为新技术的适应性因人而异,就否定新事物。真正有碍公平的是在同等条件下的不同市场待遇。触到了市场监管的雷区,这就需要加以干预。但是这种干预不能阻碍真正的市场创新,这也就意味着监管创新与市场创新要保持同步。

关键词:打车软件,补贴,监管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