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阿胶陷“质量门” 年初涨价三成遭质疑
高端品牌之惑 目前,我国阿胶市场格局暂时稳定,东阿阿胶主打高端,福胶则牢牢抓住了中低端市场,而以同仁堂、太极阿胶等为代表的后来者,则正瓜分掉剩下的阿胶市场。 2012年,福胶集团董事长杨福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11年,阿胶块市场总销量近6000吨,福胶销量2300吨,东阿阿胶的销量为1400吨,剩余份额被其他阿胶企业瓜分。按此计算,东阿阿胶和福胶两家企业的销量加起来已经占到市场的六成以上。 不过,对于后来者同仁堂而言,其阿胶产品销售额增速着实不慢。2009年,同仁堂开始发力阿胶业务,归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2011年,同仁堂科技阿胶块的销售额就分别达到了5000万元和9000万元,2012年阿胶块的销售额过亿。 在销售额获得稳步增长后,同仁堂开始提价发力中高端市场。2012年,东阿阿胶的阿胶块出厂价和零售价提高10%,《新快报》报道,提价后,同仁堂科技的阿胶块价格从每斤570元达到690元,双方价差缩小为135元。 而在2013年东阿阿胶的屡次提价中,同仁堂科技并未跟进,但是,在2014年初东阿阿胶提价后,同仁堂科技迅速跟进,提价30%,将终端产品价格提高到每斤898元。 与此同时,同仁堂也开始迅速扩大产能。2012年11月,同仁堂科技在河北设厂,扩产800吨,加码阿胶争夺战。 不过,同仁堂阿胶与东阿阿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刘忠堂表示,同仁堂阿胶具有较大品牌优势,同仁堂旗下的连锁药店也是一大竞争优势,但是目前同仁堂阿胶块的销量不高,预计2013年只有200吨左右,和东阿阿胶、福胶年销量2000吨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表示,不管价格高低,其实各品牌阿胶的生产成本都差不多,其生产门槛也不高,阿胶市场更看重品牌、营销等方面。 “同仁堂作为老字号,拥有较高知名度。在阿胶产品上,同仁堂希望借助自己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抢占市场。然而,阿胶产品是单方制剂,进入门槛低,更多考验一个企业的营销能力,但这正是同仁堂的软肋”,史立臣分析称。 在史立臣看来,对同仁堂更不利的是:近年来同仁堂质量问题不断,这与同仁堂老字号、高端品牌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今年被曝光阿胶产品质量较差外。去年一年同仁堂就先后三次被曝出质量问题。 2013年1月,广州销售的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指添加甘露醇,受到质监、工商等部门的查处,甚至连卫生部也明确指出其使用的相关添加剂属非法添加。据悉,小剂量地、合理地、短期地应用甘露醇,可起脱水利尿作用,对需要的患者是有益的。但如果加入食品中,让普通消费者长期服用,其后果必然是弊多利少。 2013年4月,在天津药监局的一次检验当中,同仁堂地黄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在核实之后,公司方面称:该批号为100110720的地黄并非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生产,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民大药房无业务往来。 2013年10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二季度药品质量公告,对102家药品生产企业、1238个药品经营企业和418个医疗机构的886个品种4509批次药品进行抽验,其中81个品种197个批次不合格。在这份名单中,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榜上有名。
|
关键词:同仁堂,质量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