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 “保险+信贷”利好小微
积极拓展险资运用空间 在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方面,《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尽快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指导意见和配套管理办法,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7月底,保监会向各保险资管公司、长江养老保险内部下发《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试点业务监管口径》文件。对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投资的基础资产及交易结构进行明确规范。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口径》在交易结构方面的要求是参照一般资产证券化产品标准设定,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有望成为保险资管公司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平台,对信贷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保险资管公司可发行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不动产计划、保险资管产品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四项工具中,前三项均实行注册发行制。业内人士表示,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目前仍实行审批制度,存在较大的创新空间,保险资金在此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被《意见》所明确,政策红利可期。 专家认为,《意见》把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相关部门的配套细则将很快出台,保险资金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将发挥更大作用。 《意见》还提出,进一步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发展。逐步扩大各类长期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范围和规模,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及有关规定,对各类长期投资资金予以税收优惠。 这也与日前公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中“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制定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等提法相呼应。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保险资金一类的长期资金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将成为下一步推动其投资资本市场的巨大动力。超过9万亿的保险资金在各领域的资产配置比例仍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
关键词:实体经济,新模式,保险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