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费改新格局:提防门口“野蛮人”
外部的行业正前所未有地关注着保险业,保险的门口已经站着各种各样的“野蛮人”,他们高呼着“羊毛出在猪身上”,举着“互联网思维”的大旗,随时打算敲门。事实上,这次车险费改确实会给外部行业大量的机会。 未来的竞争是对客户识别的竞争,更深入地了解客户之后,就可以做更个性化的准确定价和服务。未来三种人会更有机会:拥有数据的人、提供数据收集工具的人和有能力分析数据的人。 这次改革幅度最大的就是费率的改革。所有的改变几乎都直接体现在了保费的计算公式的变化上。在新的计算公式中,“基准纯风险保费”这个指标体现的是全行业的数据情况;而另外两个指标“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是保险公司自己掌握的数据情况,这两个指标也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的生死存亡,其中附加费用率今后将成为保险公司自负盈亏的标志性指标。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车险承保人联席会议上,中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方案掀开面纱。这是一次将被载入中国保险业史册的里程碑式会议,因为它势必将改变未来中国财产险行业的市场格局。 我有幸参与了这次会议的讨论。改革中必然有得意和失意者,但放眼整个行业来看,经过这次改革,中国车险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必将大幅度提升,加上中国目前居世界前列的工业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以及世界最大的人口基数,中国保险业很有可能积累出世界级的流程和体系。 车险费改绝非旧体系下的小修小补 这次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次深思熟虑之后的大动作,调整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绝不是旧体系下的小修小补。 改革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方向。前端是简单明了的条款和费率改革,而后端则是能够确保前端改革可以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监管制度改革,包括:前端条款费率动态调整机制、偿付能力监管以及监管方式等制度,前后两端相辅相成。 我认为,这次改革幅度最大的就是费率的改革。所有的改变几乎都直接体现在了保费的计算公式的变化上。改革之前,商业车险价格的计算公式是:保费=(基础保费+保险金额×费率)×费率调整系数;改革之后,新的计算公式是: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1-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 在新的计算公式中,“基准纯风险保费”这个指标体现的是全行业的数据情况;而另外两个指标“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是保险公司自己掌握的数据情况,这两个指标也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的生死存亡。 为何会下此定论? 首先,附加费用率今后将成为保险公司自负盈亏的标志性指标。附加费用率可以理解为“业务获取成本+公司的运营成本”,当一个公司可以以更低的手续费、更低的成本运营时,公式的分母会变大,变相地给保费进一步打折,为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吸引力。比如说:在目前纯风险损失率为65%的前提下,一旦公司上报30%的附加费用率,那么新的保费可以额外再打一个92.9%折,对于保费在10000元以上的车,价格下降了700块,这无疑是有吸引力的。而附加费用率影响更大的,是对那些单纯以高手续费竞争而无法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保险公司,附加费用率在理论上会要求保险公司提高保费,以补偿自己恶劣的经营水平,经营水平较差的保险公司虽然仍可以用报低附加费用率来维持短时间的保费价格,但长期来看这些公司已经失去了翻盘的可能。 其次,让我们再谈一下费率调整系数,这也是此次改革中的另一个亮点。过去的费率系数有14个,而根据最新的信息,改革之后只有4个。这4个是无赔款优待(NCD)、交通违法系数、渠道系数和自主定价系数。新的费率结构可以被理解为,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言及的“改革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的最核心一步。 最后,再谈一下对基准纯风险损失保费这个指标的看法,这是一个全行业的数据。目前,保监会勾勒的改革方向是车型定价,虽然实现起来较艰难,但车型定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困扰行业已久的“汽车零整比”问题,可以让保险公司在与汽修行业合作时重拾一定的话语权,扭转之前在理赔成本上被汽修厂“牵着鼻子走”的窘境。车险绝不应该是一个常年全行业亏损的险种。另外,也能解决之前被外界诟病的“高保低赔”问题。 |
关键词:车险,费率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