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回应苏格兰狩猎之旅:开枪的感觉真的不好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章轲 2014-08-14 09:08:0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因两年前在苏格兰狩猎一事,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董事马云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洗脱“罪名”。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8月10日消息,两年前,马云曾花费近50万港元(7.7508, 0.0003, 0.00%),于苏格兰一个小村落租了一座城堡,与11位朋友共同打猎兼度假。他雇用了4架直升机,踏足一连串的打猎胜地,一周内猎取了17只雄鹿。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界议论。向来以“动物保护”、“守护自然”面目出现的马云被网民视为残忍的“杀手”。

  11日,TNC北京办公室一位媒体官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证实,马云在苏格兰狩猎确有其事,但该报道“断章取义而背离事实真相”,“有计划地狩猎活动,恰恰有利于动物保护”。

  减少资源竞争

  2009年初,阿里巴巴网站和淘宝网曾宣布禁售鱼翅,并于2010年5月股东大会上,宣布将在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上禁售熊胆制品及与熊相关的产品。

  此后,淘宝和天猫禁售范围扩大到包括国家保护动物的活体、肢体、皮毛、标本、器官及制成品,已灭绝动物与现有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的化石等。此举为阿里巴巴和马云赢得了不少美誉。

  马云于2013年5月担任TNC中国理事会主席一职。上任之际,马云曾表示:“企业家是这个社会中最有能力建立组织的人,我们这一批热爱自然的朋友,无非是在一起快乐地做事,做对的事,帮助建立中国最优秀的公益组织,让中国的环境变得更好。”

  不过,《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上述报道确实也让马云觉得有些难堪。

  “说实话,那次狩猎并不快乐。”11日,马云通过网络对媒体回应称,“除了体会到我们祖先狩猎生存的艰辛外,开枪的感觉真的不好,即使是对着那些必须要处理的动物,不该杀生的纠结还是会在心里伴随很久……”

  马云说:“那次狩猎学习是在两年前,大自然保护协会组织的一次在欧洲的野外考察交流活动(照片里和猎物合影的人我一个不认识)。和大部分人一样,狩猎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非常残忍的事,觉得那是破坏自然保护的行为。”

  但他同时表示,如今国内很多地区野猪泛滥成灾,一方面是生态好转,而另一方面,过度繁殖增长也给环境带去很大麻烦,也必须得处理!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都很不容易,但都很重要。

  11日,上述TNC媒体官员也对本报记者表示,那次活动是两年前由TNC组织,目的是考察欧洲保护地的发展和野生动物种群控制,完全不同于媒体报道中的商业图片,更与报道中暗示的猎杀和猎奇的破坏自然行为天差地别。

  这位官员解释说,按照保护生物学原理,如果野生动物的种群达到了一定规模,而猎捕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特别是有针对性地猎捕对种群繁衍不具贡献能力的老龄雄性野生动物时,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有益而无损。

  “基于科学研究结论开展有计划的狩猎活动,淘汰老弱病残的野生动物个体,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动物之间无谓的资源竞争,进而实现野生动物种群及其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TNC当日发表的公开声明说。

  动物保护有效手段

  近年来,有关“狩猎”的争论持续不断,焦点在于野生动物该不该猎杀?合法的狩猎真的会优化种群?狩猎的收益是否真正用于野生动物保护?

  “传统的狩猎活动是以获取野味、皮张、角、香腺等为目的,很少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猎捕,几乎没有将狩猎与保护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

  蒋志刚是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记者注意到,在蒋志刚等专家的口中,“狩猎”被规范地称为“运动狩猎”。

  12日,本报记者在阿里巴巴网站上也找到430条有关“运动狩猎”的信息,主要产品包括专业狩猎的伪装衣、隐蔽车体迷彩3D遮阳网、狩猎诱饵鸭等,甚至还有店家推出的“南非奢华狩猎独家之旅”。

  蒋志刚说,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国外狩猎经验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国内越来越多的保护学者已经认识到,狩猎有可能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

  “通过完全保护并禁止狩猎的政策,来实现长期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并不现实。”蒋志刚说,民众反对狩猎,可能是由于对狩猎与保护的关系缺乏了解和误解造成的。

  根据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约定,现代狩猎是在认真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通过猎人交纳一定的费用后,猎杀狩猎场内不超过合理猎取量的、已不参与种内繁殖活动的某种野生动物老年个体的一种狩猎活动。在狩猎过程中严格遵循“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幼”的原则。

  在国外狩猎不仅是一种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效手段,由此形成的狩猎产品和狩猎服务,还构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

  狩猎活动需要一条龙服务,装备需要专业的猎装、猎枪、猎刀、背包、汽车;行程需要旅行社安排;后期还要专门公司负责制作动物标本等等。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网站公布的一份《世界狩猎业管理漫谈》资料显示,在2002年的美国,狩猎服务解决了70万人的就业问题,由此而带动的消费市场高达650多亿美元。

  狩猎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上世纪70年代初,乌干达国家公园每年接待国外狩猎者的收入就已达到了1500万美元,仅次于该国出口咖啡、棉花的收入,居第三位。

  资金被层层扣除

  从理论上说,猎取一只动物所获得的资金,可以保护同种动物3000个野外个体。同时,多个国际狩猎场的实践表明,通过狩猎还可以将一部分狩猎收入补助给周边牧民,让狩猎场周边社区和群众得到经济收益。

  正安赛法瑞是北京一家有国际代理权的狩猎俱乐部,其总经理王巍[微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果农民在其土地上“饲养”的都是野生动物,狩猎的收益比种庄稼还要高,农民的生计解决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扩大了,保护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王巍说,在偏僻的山区,比如非洲的旷野,现代狩猎起到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这是国际上野生动物管理通行的做法,也是可持续利用的先进理念。动物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多半是在完成其繁衍的生态使命之后,再为人们贡献出其额外的资源价值。如果没有狩猎活动,生态价值之外的这种高额的附加价值就不会实现。

  “从表面上看,人家在保护,避免动物的死亡,我们在这里射杀,似乎不近情理。但是我们进行的是现代狩猎运动,是在保护和严格的管理下进行的。”王巍说。

  他举例说,1994年,南非政府向私人庄园主拍卖了494头活犀牛,获得相当于人民币(6.1530, -0.0014, -0.02%)7000万元的收益。由于犀牛栖息地扩大以及解决了周围土著居民的民生问题,私人庄园纷纷将犀牛繁殖后,向狩猎者和世界各大动物园出售,使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已增长到目前的17600头。

  “可见,只要管理措施到位,即使种群数量不多,哪怕是濒危的,也可以狩猎。”王巍说。

  我国目前已建立了25个国际狩猎场,狩猎物种涉及盘羊、野猪、狍子、獐子、猞猁、水獭等51种兽类,以及榛鸡、山鸡等250多种鸟类。在甘肃、青海,每只盘羊的价格为21500美元,岩羊为7900美元,新疆的北山羊价格为每只4900美元,甘肃、青海白唇鹿的价格为每只14400美元。

  不过,据美国动物保护专家理查德·B。哈里斯博士所做的调查,由于狩猎收入会被国家、省、市、县层层扣除,加上扣除狩猎场日常的经营管理费用,真正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资金并不多。

  哈里斯介绍,外国狩猎者每次打猎的野外费用大约为1500~2500美元,狩猎场能得到整个狩猎收入的12%~16%。因此,在上述资金分配的制度下,只有打到盘羊(2万~3万美元/只)时,狩猎场得到的资金才够支付打猎的服务费用。“而有的时候,资金并不能及时兑现。”他说。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副司长严旬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家林业局已考虑制定狩猎管理办法,对狩猎行为进行规范。”

关键词:马云,狩猎

责任编辑:杨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