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侯振国爱心团队是河北的“神”与“魂”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27 09:1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廊坊3月3日电(刘振山冰洁)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是这座城市的地理坐标;一座城市的精美雕塑,包含这个城市的文化元素;一座城市的爱心团队,是这座城市的“神”与“魂”。河北廊坊侯振国爱心团队,一群高级打工仔,为了中华民族那句永久的传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带着感恩的心,5年来默默奉献社会,被世人敬仰。

侯振国的话语铿锵有力,震撼人心。长城网 冰洁 摄

  5年前,唐山人侯振国带着梦想抛家别子来到廊坊霸州打工,为的就是感恩当年大地震时,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这群钢铁汉子们的心,被钢水融化得火热、火热,他们怀揣滚烫的心、怜民的情,5年来省吃俭用,从每月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成立爱心基金,至今累计捐助360万却无怨无悔,在平凡中书写了伟大。

  爱心团队发起人侯振国说:“我们打工挣钱除养家糊口外,只想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我们是从苦难走过来的,唐山大地震时,没有全国人民的救助,就没有今天的我们。看到好多今天的困难家庭,我们心里难过。感恩今天,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社会做一些积德行善的事情!”

  在霸州信安镇记者看到这么一幕:“抓紧看病吧,钱我们来筹,有叔叔做你的后盾,你的病会好起来的。”接着他把1500元爱心基金送到她的手里,侯振国面对患有白血病的张晶晶这么说。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是一直支撑张晶晶活下去的信心。

  19岁的张晶晶,几年来忍受病痛的折磨,家人经过多方联系终于寻找到与她相匹配的骨髓。为了那一句话的承诺,侯振国拿出30万的爱心基金为张晶晶支付医疗费。

  这笔带着1000多名爱心人士温热的医药费,挽救了花季少女的生命。

  2012年,侯振国闻听文安一家烧伤住院急需治疗费用,又拿出5万元爱心基金进行救助,使一家三口烧伤得以及时救治。

  2013年1月5日,侯振国爱心团队的代表董会国等,从廊坊南部奔波到廊坊市的最北段,先是看望了稀有血型ABRH长期献血的残疾人王金山,并将5000元现金交给他,以表示爱心人对爱心人士的崇敬和爱戴。10点,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往三河,看望白血病女孩赵静,将2万元现金交给赵静的母亲,并叮嘱她的父母赶紧给孩子找到骨髓配型。他们表示对孩子的病情要长期关注,并且会给后续医疗以支持。

  1月26日,临近年关,国人们多数都在忙着过年,而侯振国爱心团队不顾寒冷的天气和厂子里年底繁杂的事务,毅然决定在廊坊市最繁华的万达广场再次为赵静组织募捐活动。他们团队一次次捐款的热情感染了在场和路过的市民,纷纷奉献爱心,短短两个小时就为赵静筹集善款7万余元。

  这些患者是不幸的,因多种原因致贫,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有爱心团队的救助。这支爱心团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播着爱心、温暖着他人,彰显了普通人的崇高和平凡中的伟大。

  5年来,侯振国爱心团队还捐资助教,帮助支持霸州196名各种贫困家庭度过难关。这是侯振国一直默默无闻做的一项伟大的事业。他们提倡“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的理念,积少成多帮助因病致贫家庭。有这份爱心才能进这个组织,今天见到的这支爱心团队憨态可掬的样子和脸上常带着阳光健康的笑容,浸透着他们内心的善良与宽厚。

  1个人、2个人、1000人的正能量在这个朴素的地方散发,民间爱心组织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为了还那个心愿。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不缺乏爱心的民族,但是缺乏点燃爱心的火种,缺乏公益的种子。那么就让我们做培养这种爱心、公益的火种吧,让每一位同胞把心中的爱释放出来,让我们一起感恩这个社会,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让我们共建人间天堂。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了别人的同时,也快乐着自己。他们的每一颗温暖、热忱的心让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些冷漠,多了一份真诚。他们是河北的精神,他们是河北的骄傲,他们是河北的“神”与“魂”。

  记者感言:

  他们爱心的接力,传递出了一股正能量,这就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力量。希望他们的爱心能够重筑和谐人际关系,激发出广大网民的道德自觉,及时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所给予的,不仅让人们心底泛起向善的涟漪,触动了每个人心中都有的善念,也激发了大家对于生命至上的共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唤醒了多少冷漠的目光,他们融化了多少坚硬的心灵,他们鼓舞了多少纠结的身影。

  爱心事业靠的不是某些人或某个集体的力量,而是需要人人都参与,又让社会的每个人都检验成效。只有这种力量才能把我们聚在一起,一颗心流动着温暖,从“幸福家庭”到“美丽中国”,到“和谐世界”,我们为心中的梦找到了方向。

关键词:廊坊,侯振国,爱心团队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邓光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