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首次诠释盘活存量资金 好钢用在刀刃上
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下称《意见》),这份根据国务院安排,由中国银监会牵头起草的文件可凝练为新版“国十条”,成为外界解读“李克强经济学”的重要依据。 新版“国十条”的核心要义,事实上早在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就已被市场慢慢熟悉。在货币信贷领域,最核心一条便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过去一个月,这一政策表述已被视为“李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思路。 7月5日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杨家才首次对“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作了详解。杨家才认为,新“国十条”在“盘活存量”方面,主要包括创新外汇储备应用、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等十项措施;而在“用好增量”方面,未来政策将聚集在支柱产业、过剩行业的消化转移类企业、小微和三农等八大重点领域。 “主题就是一个,统筹金融资源,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它的核心是,在继续执行稳健货币的前提下,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目标是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切实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资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同时要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杨家才介绍。 杨家才在谈及8.2万亿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时表示,过去几年,银监会使用一一对应、杠杆限制和风险兜底三道防线将理财产品牢牢捆住,其监管力度不亚于对银行信贷的监管。 “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影子银行,也可以说不是影子银行,不管怎么样管住了风险,纵然它是影子银行,也不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杨家才进一步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国十条”提出,按照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加强行为监管,严格风险管控。 至于当前备受关注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问题,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表示,当前总体金融市场 是稳定的,金融市场包括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都在稳健地运行。 “在稳定过程中任何一个市场总是有波动的,就像人的心跳一样。”谢多说。 货币政策稳健总基调不变 “这个文件起草的过程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文件的政策基础比较扎实,论证也比较充分。”7月5日的吹风会上,杨家才首先通报了文件起草的全过程。 银监会是新版“国十条”的牵头起草部门,在起草文件之初,“先请‘一行三会一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结合各自的职能,先写出第一稿,也就是拿出各主管部门的意见。” 杨家才表示,随后,初稿征询了党中央、国务院下属13个部门的意见,最后的定稿吸收了很多部门的意见。 新版“国十条”亮点之一,便是要求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落实,不同于以往的文件,该文件每一项政策后面都附了一个落实的部门。 “国十条”首条也是理解“李克强经济学”之货币政策的关键,这关系到如何理解并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按照牵头部门中国银监会的解读,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意见》的指导思想,就是把加强和改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有效聚焦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 因此,“国十条”确立的货币政策总思路仍然是“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不变的大前提下,国务院强调,“不因经济增速放缓转向宽松,也不因当前一时货币增长较快而转向紧缩”。 “这是马凯副总理前段时期在上海、江浙一带考察时的原话。”7月5日,一位监管部门人士如是告诉记者。 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不会因为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增速放缓而轻易放水。这是李克强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6月27日,巴克莱出炉的研究报告将李克强总理的经济政策路线总结为“李克强经济学”。巴克莱认为,李克强领导的政府3月中旬履职以来,采取了有别于前任的政策路线。其关键经济政策框架包括三个核心支柱,即无大规模刺激计划、去杠杆化和结构改革。 “在过去的3个月里,新一届中央政府没有应各方的再三呼吁推出新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因为它认为政府主导的投资不再具有可持续性。相反,中央政府正努力控制金融风险,特别是可能催生资产泡沫的信贷流动。”巴克莱报告称。 |
关键词:银监会,资金,存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