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干”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下发通知,为了解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和有关情况,以及时制定调节药品价格,决定对部分药品企业进行成本调查和出厂(口岸)价格调查。
有专家认为,由于目前国内医药市场存在药品定价虚高的问题,流通环节和招标采购环节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不合理之处,此次调查将为药品价格下调铺路。但也有专家表示,近期我国药品价格再度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向虚高药价“宣战” 根据通知,今年7月至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成立调查组,对60家知名药企和上市药企进行实地调查。 其中,调查组将对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进行出厂价格调查;对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进行成本专项调查。 “目前药品企业仍然普遍存在利润率相对较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十分不利的。”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说,此次启动对药品企业的成本价格调查,释放出了国家对药价虚高这一顽症“宣战”的信号。 一项统计表明,高毛利率是当前上市医药企业的一大特色。从今年前3个月情况看,176家医药生物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为44.49%,而销售毛利率在45%以上的上市药企有84家。这176家上市公司中,毛利率排名前十的公司毛利率都在80%以上。 “药企毛利高,最终意味着老百姓要多花钱。”郭凡礼说,此次成本调查有望在药品行业理顺成本和价格的关系,规范医药流通市场,抑制出厂价高价虚报,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降价效果不明朗 通知指出,在出厂(口岸)价格调查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对调查企业2012年度政府定价药品出厂(口岸)价格以及生产企业财务经营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成本专项调查则包括企业在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全部药品生产、销售、成本费用和价格等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成本专项调查将有助于摸清药物生产成本,对成本价与厂商自报的出厂价之间的差距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的结果不合理,将要求药品企业重新设定出厂价,遏制不合理涨价行为。 有观点认为,对于出厂(口岸)价格的调查,特别是对进口药品代理企业的调查,令医药行业此前呼吁对外资高价药的调查变得更近了一步。一些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调查或许是大范围对外资药企展开成本调查的一个信号,可能导致进口药品降价。 郭凡礼则认为,价格的形成是市场供求双方竞争的结果,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差值衡量产品的需求强度。由于进口药品在高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即使成本与价格之间差距明显,购买者还是会选择进口药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调查对进口药品能否起到降价效果仍有待观望。 或为管理模式改革铺路 自2001年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三轮药品价格调整方案,涉及近2000种药品。2011年至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政府管理价格的化学药品进行第三轮的全面调整。这轮调整预计可每年减少病人负担约600多亿元。 “药品价格调整,既要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总体水平,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同时也要兼顾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研发创新和低价药品生产供应。”郭凡礼说,在三轮医药价格调整刚刚落幕不久,继续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我国药品价格仍然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特别是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乱象丛生,从出厂流转到消费者手中经过大量的中间环节,正是未来药品价格下调的空间所在。 有媒体报道称,一款药品面向市场要经历生产、定价、招投标、销售等多个中间环节,而这几个环节都可以提高药品的价格,并导致药价虚高。一种成本只有5元的药品,最终定价可达到40元。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遏制药品流通领域带来的价格虚高,已经成为重要课题。而此次成本调查,有助于相关部门摸清药品的真实成本,推动药品管理模式改革,在给药企一定的合理利润空间的基础上,确定最高“天花板”限价,帮助药品企业摆脱“高定价、大回扣”的竞争,回归到正常的“价格、质量、服务和品牌”的竞争。
|
关键词:药品|流通|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