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此前为何始终停滞在设想层面
模式借鉴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是因为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空间分工所形成的合作促成的。在长三角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由外资驱动的大的企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企业,它的产业链比较长,同时在产业内部有一些功能性分布,比如总部、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不同的环节在空间上是由企业来主导和布局的。 企业把总部和研发放在上海,把生产制造放在苏南,而市场营销又放在上海。这是因为上海地价高,苏南制造业基础也不错。一个企业把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功能放在不同的地方,自然就形成广泛的交流,这种交流是无法阻断的,因为它有市场的基因,这就形成了由市场支撑的一体化。相反,在京津冀地区,首都的产业是以服务业为主导,而不是制造业,相对的链条比较短,难以延伸到河北去。 长三角的经济融合之所以快速发展,也是因为苏南地区和上海的生产水平和技术差距不大,长三角的城市也比较密集。而反观北京,河北和北京在生产水平和技术上有很大差距,河北可以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城市比较少。 如果说长三角可以借鉴给京津冀的经验,就是要推进市场化进程,通过企业主体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合作,使一体化的行为和结果有市场根基。区域一体化本质上就是要素的充分流动与融合,大力推动区域交通路网体系的快捷通达,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市场,打破地域分割、人员分类等传统管理体制,建立相互贯通的市场体系。政府推动只能起到加速的作用,根本在于市场的主导。 值得欣喜的是,这些状况已经开始发生转变。天津的制造业快速提升,河北的承接能力也有了提高,今后一些大的企业进入北京,也可以将总部和研发、销售放在北京,而把生产制造放在河北或者天津。当这种企业慢慢占据主导地位时,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就能实现了。 政府需要做什么?在政策的鼓励和支撑上,政府可以做区域空间分布的规划和导向,城市的功能定位。比如北京,应该禁止新的制造业进入城区,可以引导到北京郊区或是河北去。由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空间分工一旦完成,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就不再有困难。否则,一体化只能是一句口号,落不到企业层面。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最终要取决于市场。 产业舍与得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虽然“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明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在时间和具体执行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京津冀三地来说,打破惯性思维,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带动整个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尤其是河北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是重中之重。 北京:研究不符合功能定位产业 京津冀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应该在整个京津冀范围内来进行首都功能布局。目前,北京正在研究不符合首都功能发展的产业和企业,并对应首都功能要求来一一调整。 在北京,各种资源趋近饱和。为了更加优化经济结构,北京需要将部分产业迁出北京,留出这部分空间继续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一些区域性的物流、批发产业,需要逐步退出。据统计,目前各类批发市场在北京核心城区就有120多个,全市有1300多个,整体不太符合首都的核心功能。在这些地方聚集了大量人口,加大了交通拥堵,需要进行适当的疏解。这不仅是解决北京的问题,也是与河北、天津协同发展的切入点。如果把这些产业放到河北去,则能够改变河北原有的经济结构。 北京应该强化自身的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地位,向周边地区疏解经济功能。从过去强调全国服务首都、强调外省市保障北京,向首都服务全国转变。 天津:靠物流优势统筹区域发展 自京津冀一体化上升至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城市圈的形成、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根据天津市的统一规划,不同功能区承接的产业转移重点不同,表现为天津港[0.00% 资金 研报]保税区以物流、港口、船舶制造为主,南港工业区以制造业、石油化工为主,中心商务区以现代金融为主。随着交通枢纽的建成,京津冀45分钟城市圈形成。一方面是北京发展逐渐饱和,另一方面是天津各开发区拥有发展空间、容量大、交通发达、配套完善、环境宜居等优势。随着天津市在政策优惠层面的统一对接,未来上述优惠政策有望扩大到更多区域。 河北: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河北存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落差。一是河北各地未来产业发展缺乏全局性的科学谋划,二是河北自身的产业承接能力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此外,面对落差,河北要制定一个持续的针对人才、管理、招商等的培育规划,有计划地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河北应从北京的附属地位中解脱出来,做好京津两大城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 另外,当原来的钢铁、建材、石化、水泥等重化工业产能需要被抑制的时候,河北经济需要新的增长点,一些区域性的服务业和原有的重工业相比,是更好的产业。比如今年年初,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搬迁消息传出,河北多地伸出橄榄枝。保定市长马誉峰更用5年免商户租金,渴盼批发市场落户白沟。 |
关键词:京津冀,经济,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