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奶价得配上高质量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作者: 2013-12-20 09:39:3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4月以来,国内乳企连续3次提价,奶价迅速飙升。袋装奶从1元涨到1.4元,用了3年时间;而从1.4元涨到1.8元,只用了3个月。

  食品饮料、日用品的消费,价格永远敏感。即使奶价迈进“2元时代”,但国产牛奶贵吗?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依靠比较,新华社报道说,目前中国生鲜乳价格高居世界第四位。与国际价格水平比较已是“贵族”,又曾经在消费者那里留下不愉快的体验,怎么看,国产牛奶似乎都没有涨价的资格。但事实是,国产牛奶已经涨价而且还可能继续上涨。

  新华社记者总结了国产牛奶不得不涨价的理由。“进店费乱象已经愈演愈烈”,“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超市、大卖场凭借自己掌握销售终端的优势地位,向供货商们收取各种高额附加费用”……国产牛奶流通成本偏高,公众对此其实并不陌生,报道又披露,“在检测频次方面,我国已远远超过了国外。在国外,一些指标半年或者一季度检测一次,有的为了预警,才增加至一个月检一次。但在中国,目前几百个指标每批次都要检测”。国产牛奶检测成本也如此畸高,肯定出乎公众意料,因为检测成本高意味着监管的严密,但国产牛奶又何以不断发生质量事件?报道中一语道破:“有些检测与生产实际不符,起不到检测应有的作用”。这实在值得有关部门好好反思。

  面对国产牛奶涨价的趋势,消费者固然无法使之逆转,因为基于成本的涨价应该还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但至少有三点诉求可以向乳企和相关政府部门表达:一是较高的价格应配上较高的质量;二是减掉不必要的成本。有些成本是市场所导致,比如进店费尽管让人痛恨,但从根本而言是市场博弈的结果,只要国产牛奶质量口碑俱佳,其与卖场的议价能力必然能提高。除此之外,那些偏离生产实际,又与质量监管关系不大的检测成本则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第三点尤为重要,那就是不能明里暗里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权,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上,要给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机会。

关键词:奶价,质量

责任编辑:杨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