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一年市值蒸发1700亿 万峰提主动负增长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07 09:1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退保率高企或因员工“先买后退”

  高企的退保率同样是国寿的一块心病。

  公开数据显示,国寿前三季度退保金总额为502.0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9.51亿元大幅上升67.6%。

  退保金的攀升导致该公司三季末退保率达3.07%,而中国保监会统计信息部相关负责人在10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全行业前三季度的退保率为百分之二点多,才属正常水平。从目前看,中国人寿的退保率显然已经超过行业平均值。

  在财报中,国寿将退保率高企的原因,总结为“由于受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致使部分银保产品退保增加”。

  长江证券[-0.81%资金研报]则在研报中指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之下,理财产品竞争加剧,公司保费倚重银保渠道,因此退保较为严重。

  对于这种过分依赖银保渠道的模式,有业内人士直言,依赖通过银保渠道卖出的产品,附加价值率比个险渠道低,所以高度依赖银保渠道的险企,需面对新业务价值难以提高的现实。民生证券保险分析师张磊也表示,过多依赖银保渠道的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对于退保率高企的原因,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可能与国寿销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有关。

  2013年6月,有媒体曝光,中国人寿山东分公司为保业绩向包括内勤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摊派指标,制造了“全员营销”的奇观。原来,在该分公司中,业务完成比例不仅与员工绩效工资与员工评级挂钩,而且还与员工年终绩效工资与员工评级挂钩。

  在此情况下,一些员工迫于压力只好自己贴钱买保险,拿到提成后,再退保挽回部分损失。据上述业内人士称,摊派销售指标以致全员营销几乎成了很多保险企业的惯用伎俩,而员工的这种“先买后退”方式,却只能解燃眉之急,顾得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最终造成了国寿业绩的一时辉煌,事后风头一过,便出现大量退保。

  无论原因如何,由退保、应付赔付款增加而给国寿带来的现金流压力,已足以令人担忧。

  据中信建投[-2.41%]的一份研报指出:2013年前三季度,国寿仍然面临很大的现金流压力,将可能会对公司后续发展策略造成影响。前三季度,公司退保金支出502.04亿元,同比增加67.6%;赔付支出1182.48亿元,同比增加86.7%,导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82.03亿,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6%。三季度末,公司应付赔付款为248.88亿,同比增长47.4%。

  “主动负增长”背后被指另有隐情

  去年10月,中国人寿发布2013年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236.89亿元,同比增长218.9%;实现归属净资产2360.77亿元,较年初增长6.8%。

  然而,面对如此不错的业绩,国寿总裁万峰却于去年11月底举行的中国人寿全球媒体开放日上坦言,“明年(2014年)公司计划预期总保费为负增长”。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万峰的解释则是“为了效益而刻意压低了总保费规模”。

  有业内人士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在看上去很美的业绩背后,国寿仍难言轻松。其保费的增长早就显现颓势,截至2013年三季度,中国人寿的总保费同比也仅为微增,主动负增长不过是一种好听的说辞”。

  的确,根据保监会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保费收入1-4月为1356.04亿元,1-5月为1550.46亿元,1-6月为2025.72亿元,1-7月为2231.15亿元,1-8月为2469.1亿元,1-9月为2740.19亿元,1-10月为2929.75亿元,1-11月为3,110亿元,下半年增速明显趋缓。

  招商证券[-1.65%资金研报]保险分析师罗毅在报告中亦表示,预计中国人寿全年保费收入增速在4%以内,明年将大力推行价值导向转型,保费收入还较难维持今年水平。

  不过,在万峰看来,这种负增长并非坏事:“这是中国人寿上市10年来首次计划负增长,这是公司结构调整的结果”。

  但长江证券的一份研究无疑为国寿的“保费负增长”计划泼了冷水。该研报表示,公司净利润的高增长主要依赖于基数效应和2012年大幅计提减值,当前退保和赔付导致公司净资产以及投资资产增速放缓,如果保费增速不能够持续回升,公司投资资产增速持续较低,未来投资业绩的贡献能力将会受到限制。

  巧合的是,2013年12月18日,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 AG)将中国人寿的美股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此前不久,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的分析师同样将中国人寿的股票从“跑赢大盘”下调至“中性”。

  来自业内的悲观态度并非空穴来风,巨大的满期给付的压力也将成为国寿新年里的包袱。2013年12月27日,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研报指出,预期2014年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将保持适度增长,受益于税收递延型年金产品和一系列新的传统产品的推出,公司长期新业务价值增长的前景在改善。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在未来12~18个月内公司保持两位数的新业务价值增速的难度很大。我们预计公司2014年总的满期给付金额仍将超过700亿元,这将影响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的进程。

  2013年9月14日,中国证券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说法称,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寿险业保费增速拐点已现,投资收益“独腿”难支,再加上新投资渠道产出有限,保险利润增长或放缓,保险行业步入低增长周期。

  这样看来,国寿的“主动负增长”计划并非无的放矢。日前,国寿也在积极谋求转型,由规模速度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经营目标从以往重在追求保费转向追求价值效益。在增长方式上由以首年保费推动转向以续期保费拉动增长,产品结构则从以理财产品为主转向以保障型为主、兼顾产品多样化。

  “中国人寿的转型其实是无奈之举,各方面的压力都在增大,如果不转型迟早会爆发”,一位投资人士向中国经济网记者感叹,“国寿提出主动负增长,意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其实,早在2012年12月24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就因考虑到国寿未来所面临的压力,而将其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

  “调整中国人寿的评级展望至负面,反映出继2011-2012年运营表现趋弱后,该公司未来两年的资本水平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压力。近年来由于中国人寿持续扩张,投资市场波动,以及针对银保销售渠道的监管变化,该公司的资本水平有所恶化”,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黄如白如是说。

关键词:中国人寿,负增长,保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