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深耕中国普惠金融 加强“三农”金融服务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 2014-08-05 08:15:2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金融街会客厅》专访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

  “中国不缺银行,尤其不缺大银行,但是缺有特色的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是一家有着鲜明特色的大型商业银行。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组建成立。经过七年多的发展,综合实力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截至2014年6月末,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3.97万个,服务客户超过4.5亿人,已成为全国网点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客户数量最多的商业银行。成立之初,邮储银行就定位在“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并一直专注坚持走普惠金融的发展之路。

  目前,中国进入金融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银行业在“三农”金融服务领域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邮储银行被寄予厚望。本期《金融街会客厅》邀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详解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的发展目标与推进步伐,探讨农村金融服务的难点与重点,展望如何结合互联网金融,打造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期嘉宾”邵智宝,男。2007年9月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2010年3月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2013年1月至今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党委委员。

  第一节

  邵智宝:未来5年邮储银行在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将超3万亿元

  “背景: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制约“三农”发展的主要瓶颈。无论是今年中央的1号文件,还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都强调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金融界:我们了解到邮储银行5月15、16日召开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会,在这个会议上邮储银行提出了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会议的内容和目标?

  邵智宝: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九次“点名”邮储支持“三农”;年初,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先后对做出重要批示,鼓励邮储银行发挥优势,扎根基层,为“三农”提供更多更好的普惠服务。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金融服务,既是邮储银行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认为应该通过一次会议,进一步调动邮储银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所以召开了这次非常重要的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会议。农业部于康震副部长,人民银行刘士余副行长,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冬科局长,银监会四部王艳娟副主任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提出,未来一段时期,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的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牢固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加快创新,积极为现代农业提供金融支持;二是巩固优势,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能力;三是加大投入,努力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四是强化管理,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总体目标是:未来五年内,在“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超过3万亿元,成为“三农”金融服务的生力军。

  金融界:您刚刚提到“三农”领域未来面临契机,邮储银行召开了比较高规格的会议,提能力、加投入、抓管理都是的工作重点。说到契机,您觉得为什么说目前迎来了非常重要的契机?我国在“三农”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邵智宝: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走过了几个阶段:从以外贸需求和投资拉动为主的高速增长,到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再到目前中央明确提出的以拉动内需去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国进一步提出了经济转型和调结构,特别是在“三农”领域,“三农”发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克强总理指出,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国家层面的战略安全,也是下一阶段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战略定位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金融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战略转型的机遇。

  金融界: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您认为未来银行业服务“三农”的重点、难点在哪里?

  邵智宝:这些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渠道建设、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等多方面着手,致力于改变农村的金融服务环境,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制约了金融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我认为,服务的难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不对称,挑战银行信贷技术。由于多种因素,涉农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主往往缺少规范的财务报表、足够的交易信息,交易对手或上下游情况也大多不固定,太多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和创业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制约了信贷投放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这些客户以往获得的信贷支持较少,例如很多农户可能从未办理过贷款业务,缺少足够的信用基础数据积累,加大了银行贷款的不确定性及风险系数。

  第二,更高的服务成本,挑战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能力。涉农信贷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小,大都只有几十万、甚至几万元;而发放这样一笔贷款,其调查成本并不比给大企业发放一笔大额贷款低多少。我们的信贷员为了一笔几万元的贷款,也需要两个人跑几十里路上门调查,成本相对是很高的。所以,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这实际上是对银行持续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一个挑战。

  第三,风险的补偿能力弱,挑战银行的风控水平。三农”金融客户群体一般都缺少足够的抵押物,一旦出现风险就面临没有补偿的能力,所以这种情况也在挑战银行的风控水平,降低风险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收。

  第四,自然灾害频繁,使贷款的质量难以保证。小额贷款业务的放款对象主要为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户,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导致农户还款能力下降,银行贷款难以得到有效回收,从而对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造成影响。

  第五,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一些地区信用环境较差,农村客户信用意识不足,失信惩戒制度不完善,造成银行在业务开展面临贷款逾期催收难、民事执行难度大等问题。

  金融界:对于这些问题,邮储银行有什么应对方法呢?

  邵智宝:面对“三农”金融服务实践中遇到的以上问题,邮储银行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也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第一,加强与国外在小微贷款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金融机构的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银行实际,创新信贷技术,特别是在信用评级方面,较好地解决了做小额贷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第二,丰富农村的抵押物,解决农村融资难题。邮储银行从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农村土地、农机具、林权及水域租赁权等进行抵质押物创新,在法律允许、财产权益归属清晰的前提下,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充分盘活农民和小微企业的有效资产,破解农村金融发展难题。

  第三,寻找支农合作,建立支农合作平台。这几年我们多方面搭建这样的平台。邮储银行积极联络第三方机构,主动搭建银政、银协、银担、银企合作平台,丰富信贷业务担保方式,增加农户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目前,已成功与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青团、农技协、个私协会、妇联等第三方合作,开发了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青年创业”、“妇女创业”、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贷款、农户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等小额贷款产品。

  第四,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发挥信息化引领作用。例如,利用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电子设备,积极探索“智能终端+信贷工厂”模式和移动展业模式,推进信用评分模型,助推信贷市场的创新,实现服务成本的有效降低和效率的明显提高。

  应该说,在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方面,邮储银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市场的需求,创新了一系列工作,比较有效地推动和缓解了“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二节

  邵智宝:邮储银行的优势就在于战略定位

  “背景:邮储银行拥有3.9万多个网点,70%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构建了“服务城乡最后一公里”的平台,从小额信贷做起,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6月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400多万笔、金额8900多亿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00多万笔、金额超过2万亿元,帮助大量农户和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金融界:邮储银行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去解决。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还有竞争机制的加入,各大银行都在寻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您认为邮储银行的特色和定位是什么样的?

  邵智宝:从邮储银行自身来看,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是我们的特色所在,更是我们的前途所在。邮储银行拥有3.9万多个网点,其中70%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构建了“服务城乡最后一公里”的平台,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我们从小额贷款业务做起,努力缓解农户、小微企业等的融资服务难题,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6月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400多万笔、金额8900多亿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00多万笔、金额超过2万亿元,帮助大量农户和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邮储银行从邮政储蓄改制而来,承接了百年邮储“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经营方针,按照“创造共享价值”理念,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兼顾普惠金融与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特色道路,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我们认为,这是邮储银行的优势所在。

  金融界:接下来,想请您谈一谈与其他机构相比,在发展小额信贷方面,邮储银行有哪些优势?

  邵智宝:与很多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邮储银行的优势很明显。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服务了大量农户和小微企业。相关数据,刚才我已经谈了,截至2014年6月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400多万笔、金额8900多亿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00多万笔、金额超过2万亿元。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同时,我们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个成绩的取得,是在战略定位、信贷技术、风险理念、队伍建设、激励措施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使我们的业务有序的发展。

  首先,明确战略定位。在银行成立之初,邮储银行就定位于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并且坚定不移地落实、推进。我认为,在战略定位上的坚持和专注,是邮储银行和其他银行的一大区别。其中,我们把小额贷款业务作为长期的核心战略性业务,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地服务“三农”。小额贷款业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培育了人员队伍,积累了风险管理经验,在支持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有利于邮储银行自身的发展。

  第二,采用先进的小额信贷技术。小额贷款业务开办初期,我们就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小额信贷技术,采取通过为客户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方式,科学确定授信额度。在业务流程上,实行“四只眼”办业务原则,由两名信贷员一同开展贷前实地调查,实现有效的互相监督。

  第三,树立全面的风险理念。我们坚持“业务发展,内控先行”,坚持“下管一级,监控到底”,坚持“三条防线”共同作用等基本认知,以深入基层、深入客户、深入市场为原则,不断提高对风险认知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总行通过全国集中的计算机系统和科学的产品设计来保证贷前、前中、贷后三条防线的控制,加强监督的及时性。通过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的轮岗、独立审批人的派驻,我行妥善处理了内部控制和业务发展的关系,成功加强岗位之间的制衡,对维持较好的资产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重视人员队伍建设。信贷队伍是信贷业务管理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培养了一支3.5万人的信贷员队伍。他们长期扎根城乡,熟悉农村,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能够专心、专注地服务“三农”。我们通过设计一整套标准化课程,着力抓好内部培训师、产品经理、信贷员、审查审批人员等岗位的培训和资格考核认证工作,搭建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我们推行全国统一的信贷从业人员“八不准”行为规范、零售信贷示范行建设等,全方位保证队伍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能够达到较高标准。

  第五,科学的激励措施。我们设计了一套成熟的模式,从机构、信贷经理和客户等角度做好激励。

  总体来说,这种情况可以比喻为“飞机”和“机场”。“大飞机”是不能降落在“小机场”的,我们现在建的是“大机场”,开的是“小飞机”,所以任何机场我们都可以落下去。我们的战略定位、专注的精神和体制的构建,使邮储银行在服务“三农”方面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和队伍。

  第三节

  邵智宝:农村金融服务应有所突破

  “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三农”发展迎来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新型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企业发展正在催生更多的金融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待金融支持,农民对结算、贷款、理财的需要进一步激发。”

  金融界:您觉得在未来的农村金融服务上,无论是政策上还是业务创新方面,有哪些需要完善和突破的地方?

  邵智宝: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县域财政收入有了很大增长,农村经济日益繁荣。这些新发展、新变化,催生了“三农”客户对金融服务新的需求和期盼,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为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面对这种形势,在农村金融服务上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所突破:

  第一,立足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力度。包括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这些新的经营主体也需要新的金融服务。过去,从邮储银行的角度,我们更加关注农户。相对来说,农户资金需求小、需求比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更大。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金融业创新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他们购买生产资料、农机具、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第二,加大“三权”的金融服务力度。主要是加强在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面的研究,找到与农村金融业务有关的结合点,推进“三权”抵押类贷款。

  第三,加快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刚才我也谈到,重点打造一些平台,包括银证、银协、银担、银企等合作平台。通过“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的批零联动模式,将农业前、中、后产业链条各环节紧密结合,提供更好的机会和融资服务。

  第四,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推出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连接城镇与农村、工业服务业与农业、投资与消费,满足“住宅”城镇化带来的房屋信贷需求,满足农村城镇化的投资需求,还有满足“生活”城镇化带来的信贷消费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五,利用互联网金融,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使农村地区客户享受价格更合理、更便捷的服务。

  第四节

  邵智宝:邮储银行是普惠金融的先行者

  “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这不仅标志着普惠金融在我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金融界: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发展普惠金融”写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之中。说到普惠金融,可以说邮储银行是走在前面的,请您介绍一下,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邮储银行有什么样的成功经验?

  邵智宝:邮储银行于2007年成立。成立以后,我们到底做一家什么样的银行?我们是走其他大型银行的路呢?还是走出差异化,走出自己的路?邮储银行进行了全方位思考,最后确定走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发展道路。事实上,7年多来,我们在努力践行这一定位,也确实没有辜负国家对邮储银行的定位和期望,确确实实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难题,也真正走出了一条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普惠金融”,并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纳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标志着普惠金融已经由企业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普惠金融是要实现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主要是让正规金融体系外的农户、贫困人群以及小微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价格合理、便捷的金融服务。

  自成立以来,邮储银行一直在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我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第一,一大一小,以大促小的经营策略。一方面,从“小”处入手,充分发挥深入县域、扎根农村的独特优势,将小额贷款作为长期、核心的战略业务。另一方面,积极向“大”处挺进,通过资金集中统一运用,依托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两类批发业务,从财务支撑角度带动零售金融、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独特的自营+代理模式。通过“自营+代理”制度设计,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的优势,有效利用邮政网点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扩大邮储银行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使我们更好地实践普惠金融理念。

  第三,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为有效的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风险高、风险难以管理的问题,我们是从文化建、信贷技术、人员管理、合规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全面做好风险控制。

  第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三农”?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和创新。我们在2009年率先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新机制,招聘任期届满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金融需求和信用状况的优势。

  第五,电子银行的优先发展战略。互联网金融可以提供广覆盖、高效率的服务。所以,这几年我们努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电子银行应用,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第五节

  邵智宝:互联网金融最大意义在于提高金融可获得性

  “背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冲击和挑战,同样也带来了启发与机遇。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精神,为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发展寻找新的动力引擎,提供新的发展动力,更应该成为传统银行业的重要课题。”

  金融界:刚刚您也提到了邮储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提高效率,那么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您有什么思考?

  邵智宝: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我们一直在积极融入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意义是提高了金融的可获得性,唤醒了全民特别是草根阶层的金融意识。而这与邮储银行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和理解是高度一致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对象的包容性,也就是客户的广覆盖。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让小微企业、农商户等传统金融服务的长尾客户群,也能享受到比传统金融渠道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第二,服务产品及功能的全面性。电子化渠道能够将产品和功能以更加优化的形式呈现给客户,这个是大家都有体会的。客户能够按照需求自主选择需要的服务,并且所有客户享受的服务是完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

  第三,服务方式的便捷性。首先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客户在哪,服务就在哪;其次是无论从产品设计还是从操作流程上,都尽力做到简单、再简单。这种方便简单的服务模式,使得草根客户也能轻松享受金融服务,进而使全民金融成为可能。

  另外,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对邮储银行未来的发展,我们自身也有一些思考。邮储银行自组建以来,秉承普惠金融理念,立足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社区的市场定位,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庞大的资金优势以及我们的品牌优势,为广大的城乡客户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务,实际上也成为了中国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十八大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使我们更加有信心、也更加有基础去推进邮储银行的发展。

  发展互联网金融可以更好地依托和借助互联网来践行普惠金融服务。作为一家资产规模超过5.9万亿元,拥有3.9万多个网点和4.5亿客户的金融机构,面对互联网大潮,我们将高度重视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金融服务,同时加快发展和转型。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电子银行渠道的建设。邮储银行已经建成了包括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微薄银行和易信银行在内的电子金融服务渠道。目前,我们的电子银行客户数已经超过1亿户,个人网银客户已超过8700万户,手机银行客户超过4800多万户,这几个数据均位列国内银行业第5位。邮储银行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点共同形成了方便快捷、遍布城乡、纵横交错的金融服务网络。但是,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渠道的建设。

  第二,科技引领,推进产品的创新。邮储银行顺应了国家“三网融合”的战略,在全国首家推出了由总行统一部署、集中对接的电视银行网络。目前,已经在18个省市地区提供服务,有570多万客户。在北京地区,晚上回家看电视的时候,打开有线电视,界面里就可以看到邮储银行专区,可以提供电视银行服务。它可以有效解决在家老人的一些金融需求,还是非常便利的。

  第三,板块联动,建设特色银行。在这方面,邮储银行有一个天然的优势。我们依托邮政,具有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优势。这使邮储银行更有条件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我们将依托互联网新技术,充分发挥“三流合一”的优势,着力打造特色银行。

  第四,构建平台,提升品牌影响。邮储银行普惠金融的理念与互联网开放平等的特性高度契合。我们连续四年举办了邮储银行创富大赛,通过创富大赛使广大的草根客户、中小微企业有了一个交流、融资、融智、宣传的平台,深受社会的好评,也受到了客户的热情追捧。我们还连续两年主协办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应用创新大赛,为大学生提供展示交流、融资支持和电子商务创新应用的综合平台。这些平台的搭建,也建立了互联网时代的邮储银行品牌形象。

  第六节:

  邵智宝:三农金融服务也要做园丁

  “背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三农”金融服务至关重要,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和农民信用文化的培育。因此,要培养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但需要加强农户信用数据库建设,解决农村客户信息不对称问题,还需要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

  金融界:邮储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确实走在前面。我们了解到您负责着“三农”业务,能否谈谈您在具体工作中的体会?

  邵智宝:实际上邮储银行发展到今天,我们回顾来看,定位确实非常关键。专注、专心做一件事不容易,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近年来,诸多银行响应国家服务“三农”的号召,但基本都面临农村金融环境不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邮储银行针对于此,在培养专业人员和改善信贷技术上下功夫,逐步成为服务“三农”的生力军,并保持不良率始终处于低位。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金融环境及融资观念需要进一步改善。举个真实的例子,广东江门的一个养殖户,有一口10多亩的鱼塘及一个简陋的养鸭场,养殖规模仅2000多只番鸭,在当地只能算是一个“微小”养殖户。当时由于资金不足,养殖鸭子不到一个月,他就缺乏购买饲料的资金了。家里人建议他到邮储银行贷款,但他认为贷款是“丢人”的事情,不愿意贷。但最后,他还是听从了建议,向邮储银行贷款。经过上门调查,邮储银行综合考虑客户的养殖规模与经营情况,给予他4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帮他渡过了难关。之后,这位客户的养殖经验及技术均有所提高。在后来扩大养殖规模时,他又向邮储银行申请了三次贷款。3年的时间,这位客户已经成为一名专业养鸭户,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第二个养殖场,鱼塘总面积达60多亩,番鸭年产量超过10万只,资产总值超过100万元。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也正因为这样,在2009年,孟加拉穷人银行家、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尤努斯,来中国与我们交流时,在了解到邮储银行在服务“三农”方面所做的努力后,非常惊讶,并对我们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邮储银行坚持普惠金融道路是非常正确的。

  金融界:所以说坚持下来,虽然辛苦但还是正确的。听您的介绍,看来邮储银行在服务“三农”的工作中,不仅仅做的是传统金融机构意义上的贷款业务,似乎兼有“园丁”的角色,就是你不仅要给他贷款,而且还要去引导农户如何发家致富,如何做好经营。

  邵智宝:对。服务“三农”,特别是面对农户,我们认为有一种责任感,一种事业观。

  李克强总理提到,在中国下一轮的发展中,农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领域,也是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民富裕了,中国经济自然就增长,消费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所以我认为服务“三农”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界:更有干劲了。

  邵智宝:对。所以,在5月中旬,我们召开了一个高层次的、推进“三农”金融服务的会议,目的就是让邮储银行的管理层对服务“三农”有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以往,在服务“三农”方面,经常遇到没有抵质押物的困惑。遇到天灾,银行还将面临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风险。现在国家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包括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并出台了土地经营承包权、产权登记制度,这就为银行创新信贷产品、服务现代农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邮储银行创新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房“三权”抵押贷款创新方面也走在了同业前列。除“三权”抵押外,我们还加快农业机械设备抵押贷款、水域滩涂经营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等新产品的推广,为“三农”领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支持。

  在贷款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也积极想办法去解决。比如,一个渔业养殖贷款户可能由于台风或炎热的天气,就会血本无归,我们的资金就会面临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催收贷款,而是聘请渔业专家一起分析农户养殖的问题,帮助他们改善养殖环境、调整养殖结构等,继续支持他们的事业,他们的事业发展了也就积极偿还银行贷款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户和银行的双赢。同时,我们也希望获得政府等各方面的的相关配套支持,共同服务“三农”、造福百姓。

  金融界:之前提到邮储银行建立了一些合作平台,这样的合作是不是能够规避一些风险,让机制更完善?

  邵智宝:首先,规避风险,要建立诚信。其次,我们创新服务方式。比如,邮储银行与人社部联合开发了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与国家扶贫办共同推进扶贫贷款项目,改变以往分散扶贫的方式,将资金集中使用,通过银行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大范围受困群体的扶贫支持。再者,我们还联合各地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控和诚信体系,通过小额信贷等业务全面推动农业新一轮的发展。

  第七节:

  邵智宝:土地确权利于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背景:今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2014-2020年)》,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2020年我国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也正日益凸显。”

  金融界:有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有很大的压力,而城镇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出路,您在“三农”服务一线一定会接触到这些问题,您认为目前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对邮储银行业务有什么具体影响?

  邵智宝: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需要解决几个关键的问题。一个是户籍问题。因为涉及到人口流动和就业的问题。另外就是土地产权确立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土地经营承包权和农民的自有房产权的确立。如果以上问题解决了,那么我认为人口的流动就会趋于合理,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带动金融业的发展。国家将在城市建设、卫生教育、医疗保障、住房等多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银行作为金融主体也必然起到助推作用。

  金融界:您刚刚提到确权的问题,实际上已经跟邮储银行的业务联系上了。

  邵智宝:对。现在,国家积极推动确权办证中心的成立,就是为了当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认证机构和交易平台进行权利流转,以保证农民和银行的共同利益。目前,各地在积极推动,北京郊区县都已成立。我们也积极寻求合作,推出了一些适合新型现代化农业的信贷产品。

关键词:邮储,邵智宝,普惠,三农

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