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铁人”史文义28年扎根冀中能源股份东庞矿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12 14:0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参加工作28年来,他只做过一件事,一件最艰苦的事——采煤;28年中,他高高低低走过的巷道,大大小小攻克的断层,数也数不清;28年来,他带领职工采出的煤炭,堆起来可以像太行山一样巍峨高耸。他,就是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东庞矿综采一队队长史文义。

  2010年,随着矿井开采年限的不断增加,东庞矿主战场逐步向深部水平延伸,原有的5米综采设备已远远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审时度势,东庞矿决定在2612工作面率先使用全国最大的6.5米高架综采设备。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一旦成功,将为华北地区深水平加矸煤的开采,找到一条成本低、效益好的新路子。这一重担就落在了综采一队的肩上。

  然而,极复杂的地质条件注定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鏖战。每台支架重48吨,工作面最大倾角25度,且需要过10条断层、8条老巷。这简直就是钢铁巨人在峭壁上的一场惊险舞蹈。

  如此恶劣的地质条件使6.5米高架综采面临重重考验,工作面冒顶、机组趴窝、设备故障率高,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怎么办?

  “就算掉20斤肉,也必须把它拿下。”史文义敢打敢拼的韧劲被激发了。

  2011年9月2日,正当采煤机正常推进时,由于顶板破碎,工作面80-100架溜渣冒顶。顿时,重重叠叠的渣块将溜子压得死死的,一直顶到了6.5米支架的顶端,工作面陷入了瘫痪。一时间,无奈、退缩、畏难的情绪弥漫在每个职工的心里。

  “放弃,那这上亿元的投资不就打了水漂了。这个关,我们必须闯!”史文义说完后,甩开膀子,说干就干。带头搬渣块,抡大锤,破岩石,一干就是几个小时。那双本就布满老茧的双手,却也磨得血泡淋淋。当班职工看着浑身湿透的队长,悄悄抹把泪,擦把汗,争分夺秒继续与时间赛跑。

  “队长,你先升井吃口饭吧,就是铁人也不能玩命的干呀。”来接班的职工看着浑身湿透的史文义,实在是心疼。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升井了。可他并没有回家,而是跑回办公室,匆匆冲了包方便面,稍事休息,又下井了。他这是不下不行呀,井下还没处理的每块渣石、还没运转的每台设备、还没升井的每个职工,都时时刻刻牵扯着他的心。

  10个小时,20个小时,48个小时……妻子焦急的身影在家门口看了一次又一次,而他依然坚守在岗位,直到各种设备欢快地响起,乌黑油亮的煤炭运进煤仓!

  可就在此时,职工发现了异常,史文义捂着肚子弯着腰,脸色煞白,眉头紧皱,豆大的汗水不停地冒,双腿竟一步也不能走。

  职工七手八脚把他送到医院,医生一看是史文义,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你怎么才来,不要命了。”原来,早在两个月前,史文义就查出得了阑尾炎,可生产到了攻坚时刻,他离不开呀。所以他向所有人隐瞒了病情,只悄悄把止疼药带在了身上。当医生给他做手术时,阑尾早已化脓。

  就这样,历经一次次的挫折,一次次的考验,综采一队终于迎来了2612工作面强势突破的灿烂时刻。2012年5月,月产原煤35.2万吨,创出了河北省单面月产新纪录!

  而铁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就在闯关夺隘的关键时期,史文义的母亲生病住院了,癌症。深明大义的母亲,叮嘱家人不许把病情告诉文义。毫不知情的史文义,在百米井下依然挥汗如雨。只是,每天与母亲的亲情连线他从不间断。一个月后,他实在放心不下,抽空到医院看望母亲。他拉着母亲的双手,柔声说:“娘啊,你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病,等儿子闯过了2612这个难关,一定多陪您几天。”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老母亲忙说:“我没事,不用担心,你该忙忙你的。”可万万没想到,这次相见,却成了今生的最后一次,母亲走了!

  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呀,在母亲的遗像前长跪不起,那一声声“娘”的呼喊,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潸然泪下。

  谁不想在父母膝前尽孝?谁不想和妻子朝夕相处?谁不想守护孩子每一步的成长?可是,我既然选择了矿工,既然选择了煤矿,就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它的沃土,挺拔向上,无怨无悔!这就是史文义,如铁人般刚毅顽强,如铁人般默默奉献……(杨春香)

关键词:东庞矿,冀中能源,史文义,杨香春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综合
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