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人银行困局:业绩亏损仍扩张 重客户缺服务
谙熟金融艺术奢侈品,打理高端私密家族财。私人银行,这颗银行业务皇冠上的明珠,总是显得高贵而神秘。 然而,正当全民迈入大资管时代之际,私人银行却遭遇着“富矿不富”的困局。规模增长,盈利不足;只卖产品,缺乏服务。 在西方,私人银行已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在这里,一切才刚刚开始。 经历了近7年的“跑马圈地”,私人银行显然还没有把到“民间财富”的脉搏。 过去一年,各家上市的私人银行依旧在大肆扩张。不过,即使在“数”与“量”上保持着高速增长,但其对银行的利润贡献率方面收效甚微,甚至近几年成立的部分私人银行仍处于亏损态势。 而在高净值客户眼中,私人银行也没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没有尊贵服务,只有推销产品”正在成为私人银行的代名词。 面对利率市场化、处在银行转型中,本该纵横捭阖的私人银行到底怎么了? 业绩亏损却规模扩张 近两年成立的私人银行仍处于亏损状态。即使是几家国有大行,其业务的利润贡献率也难以用“满意”去形容,且利润的主要来源依然受益于高收益率产品的销售 在12份公布私人银行业务的上市银行年报中,仅2家就私人银行盈利进行了阐述。中行在其私人银行业务上透露,业务收入增幅超过70%,但是并未公开具体数据。民生银行2013年报指出,其私人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9亿元,同比增加9.37亿元,增幅达122.97%。 然而,记者从两家私人银行高管处了解到,目前国内大部分私人银行盈利情况堪忧,近两年成立的私人银行仍处于亏损状态。即使是几家国有大行,其业务的利润贡献率也难以用“满意”去形容,且利润的主要来源依然受益于高收益率产品的销售。 “与境外的老牌私人银行相比,中资私人银行利润贡献率太微弱。以全球私人银行巨头瑞银集团(UBS)为例,其私人银行对整个集团的利润贡献率逾25%。私人银行与公司银行部门、投资银行部门、零售银行部门并列,共同成为商业银行的利润支柱。此外,摩根斯坦利私人银行对集团的利润贡献率也在25%以上,花旗银行、美林美银的私人银行也均有不错表现。”上述一家中资私人银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中资私人银行则没那么风光。例如,行业领头羊——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实现24亿元,占财富管理中间业务收入的34%,但对全行的利润贡献率依然不明显。 一边是盈利孱弱,另一边则是规模扩张。 从近日各家商业银行所披露的2013年年报来看,上市银行私人银行“抢客户”和“占地盘”的激战已然升级。其中,招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遥遥领先其他银行,在管理金融资产规模上超过了五大行,达5714亿元。另三家银行私人银行管理金融资产超5000亿元的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管理金融资产分别为5700亿元、5413亿元、5050亿元。 建行年报显示,其私人银行业务归属在个人银行业务部门里,并未单独核算。但记者从其年报中发现,其金融资产规模增速在五大行中排名首位,增长幅度高达35.89%。而工行私人银行管理金融资产规模增速居末,仅14.4%。 同时,相较于国有大行,去年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的发展速度可谓是突飞猛进,增速大多在40%以上。截至报告期末,中信、民生、平安和浦发私人银行管理金融资产规模分别达50.82%、49.76%、49%和40%。而在客户数量增长方面,各家股份制银行的表现同样亮眼。2013全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整体增速都在30%以上。 赔钱为何还要扩张规模?一家近两年成立的私人银行总经理给出了答案。 “即使私人银行亏钱,我们也要做。随着高端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概念不断深化,如果不做这块品牌,高端客户更是留不住。而且由于私人银行客户大多数是企业家,他们给银行带来的存款和贷款业务的利润或许没有体现在私人银行的盈利中。” 不仅如此,私人银行还代表着转型方向。该总经理表示,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大家都看得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转型的战略。不过,集团是否愿意舍近求远,放弃眼前利益倾斜资源于私人银行业务,或许各家银行的战略不同。 |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绩亏损,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