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产业化方式推进生态修复 大青山重披绿装
山上林木葱郁、雁过留声,山下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五彩缤纷的山水草木,掩映着对对情侣,或自在徜徉、或拍婚纱照……来到内蒙古包头市北部的大青山,记者被这种人与自然交融的情景感染了。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是保护华北平原生态安全的核心地段,曾以草木繁盛著称。十多年前,由于多年的过度放牧、采樵等,大青山变成了“秃子山”。大风起兮沙飞扬,失去庇护的包头饱受蹂躏。 包头市曾经鼓励大量农民参与植树造林,也引导一些企业承包治理,但由于种种问题,大青山的修复可谓一波三折,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的美景是如何换来的?“用产业化方式来推进生态修复,统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治理大青山的关键所在。”包头市副市长安润生说。 生态修复是一种系统工程,只有满足多个利益主体的诉求,才能得以有效推进。 “单纯依靠政府来搞生态修复,虽有投入稳定的优势,但效率低、效果差;仅仅依靠大量的农民‘散户’也行不通,其中存在着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包头市林业局局长王秀莲表示,只有让企业参与进来,吸收社会资金,采用专业修复技术,才能获得高效率和可持续性。 然而,鼓励企业参与,如果不能解决其生存问题,同样也行不通。此前,在大青山的治理过程中,曾有几家当地企业承包荒山的植树绿化,由于多年都没有回报,最后仅剩下一家企业在苦苦支撑。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推出了新的引导和鼓励政策:一是引导企业种植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本地树种和灌草,以便发展生态加工业;二是允许企业将承包荒地面积的1/10,用于发展休闲业、旅游业等,通过点状利用来带动面上保护。”王秀莲表示,让政府得生态、企业得利润、农民变富裕,这是生态修复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 “拴住”了企业,也就“拴住”了农民。“过去企业穷,农民都不愿意来这种企业干辛苦的种树活儿。”内蒙古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贵明介绍,通过开展多种经营,企业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解决了当地不少农民的就业问题。“我现在每个月给一个农民的工资是2000元,他们都非常愿意来干。” 天龙公司自2001年起就开始了对这片干旱荒山的生态治理,探索出由“超旱生林木”、“循环节水技术”等构成的生态修复体系,种植的超旱生林木成活率高达95%,比普通的林木和植树方法高3倍。与此同时,维护成本仅为传统绿化的10%,每亩林地每年至少节约10吨用水量。据统计,12年来,这家公司在大青山治理工程项目共投入近6亿多元,修复荒山6万多亩,造林300多万株,建设了9座节水循环水库,铺设滴灌设施达3000多公里。 “种树不能靠国家、靠小家,要靠市场、靠大家。”崔贵明说,目前天龙公司开展的多种经营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仅超旱生林木的培育和推广一项业务,每年就能实现1亿多元的收入。 据了解,由于实施了优惠政策并建好了基础设施,目前参与大青山治理的企业达到15家,企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
关键词:内蒙古,包头,生态,大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