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联姻微信“社交化”产品构新蓝海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首个《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在整个保险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这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差距,而且当前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尚不平衡、产品单一化和缺乏创新等问题需要解决。 在互联网金融的来势汹汹下,基于海量用户的微信不仅成为了传统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也在逐渐成为险企跑马圈地下的新尝试。事实上,尽管保险销售触网已非潮流,但其“低折扣”“拼收益”“造噱头”的运作方式始终是业界隐忧。在此背景下,此次,首款“诞生于微信平台的互联网保障保险产品”的面市,无疑具有了更多的风向标意义。 微信版保险主打社交牌 “1元钱就可以求关爱,很新鲜,很好耍。”在谈及保险产品“微互助”时,第一时间进行体验的成都市民周小姐这样评价,在周小姐向记者展示的微信朋友圈中显示,“继续求关爱!已有63人为周×送关爱,保额已高达64000元。” 事实上,这款迅速风靡起来的“微互助”,是由泰康人寿推出的一款名为“泰康微互助短期防癌疾病险”的微信防癌保险产品。据了解,这款产品是根据微信这一平台“量身定制”而成的,而作为首款诞生于微信平台的互联网保障产品,于2月28日正式上线。 在微信平台“微互助”的产品页面,这款产品的介绍显示,只需1元轻松获得1000元防癌保障,转发到朋友圈,每位小伙伴可以帮助“关爱”1元,最高可追加到10万元保障。即在规定的30天投保期内,除了自己最初支付的1元,如果有99位小伙伴帮助投保,那么购买的“微互助”防癌险保额将达到最高限额。 记者随即进行体验后发现,由于省略了核保环节,这款产品的投保方式显得比较迅速且便捷。进入保险产品购买页面后,只需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电子邮箱等信息,接着用微信支付1元钱,再分享到朋友圈就可以完成。 有业内人士指出,“微互助”其实是泰康人寿保险产品社交化的一个尝试。早在此前,其已在探索微信运用的可行性,先后在微信平台推出了1分钱抢80万春运险、泰康微贷、易理赔等服务。不过,显然此次的“微互助”更加符合互联网思维,因此也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仅在内测阶段,就吸引了5万的支付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保额相对低廉,以1元保费保障1000元保额防癌险为例,那么100元则可保障10万元保额。但是此款产品也明确指出保障范围专门针对“恶性肿瘤”,范围相对狭窄。周小姐也坦言,“尽管购买了这份保险,但感觉更像是一种社交游戏,并没有更多的感觉到其保障作用,毕竟恶性肿瘤确实是相当小概率的情况。” 险企触“微”或成新趋势 尽管“微互助”更像是一款简单的“红包”游戏,但在移动互联网的攻城略地下,其背后隐藏的“风向标”,却已经挑动了传统寿险从业者的敏感神经。 成本低、信息透明、覆盖广、效率高,互联网保险的特有属性,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加入“触电”大军的同时,也为传统保险业改革发展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保费规模从约32亿元上升至291.1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01.68%。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希望在这场更为广阔的市场赢得先机,借助渠道力量获得行业话语权是一条必不可少的路径。 向来重视销售渠道创新的险企,在进驻淘宝平台之后,正发力微信这个潜在的蓝海市场。实际上,去年下半年以来,保险公司对微信的关注度就已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保险公司开通了公共微信平台,不过,比起人保、平安等少数通过微信支付直接卖产品的险企,大部分险企官方微信账号,仅提供包括在线保单查询、理赔进度查询、产品介绍、车险理赔等服务,对其的利用并不充分。 毫无疑问的是,“微互助”为微信保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中互助概念的提出,更是“互联网思维”的保险翻版。中信建投也对此研究称,考虑到费用成本,“微互助”本身可能仅是微利,更多的是起营销宣传和走通流程的作用。用于打通线上销售渠道,通过走通流程,以后可以通过该渠道销售更多的产品。 “范本”的试水或也将迎来“追随者”的步伐。有业内人士就此指出,“微互助”可能会使得保险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更高,同时更符合客户的主动需求。符合互联网开放、平等、协助、分享精神的社交化产品以及依据大数据开发的产品,将会是未来互联网保险产品发力的重点。
|
关键词:保险产品,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