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工养老储备处“基本水平”下限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01 15:3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日前,《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CEPRI2013)》调研对中国内地36座大中城市的约2.4万位企业职工进行了抽样访问。指数从养老储备充足度、稳定度、认知度三个角度,对中国内地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等职工的养老储备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评。

  职工养老储备呈现不均衡性

  调研发现,2013年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总指数为60.6,处于“基本水平”的下限,基本满足养老储备要求,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充足度、稳定度和认知度指数值分别为59.1、65.3和57.6。同时,中国职工养老储备还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分所有制看,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分别达到62.9、60.8,而民营企业仅有59.4;分行业看,能源矿产、石油化工行业指数高达62.5,而“服务业”仅有55.9。

  职工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从三支柱体系看,中国养老保障存在“瘸腿”现象,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险而言,二、三支柱没能承担起补充养老应有的责任。数据显示,95.7%的受访者参加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而作为主要形式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仅有38.9%的受访者参加;第三支柱方面,职工主要通过自发行为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银行储蓄和投资不动产等形式进行养老储备,45.9%的受访者购买了具有一定养老功能的个人商业保险。

  个人养老储备工具多样化

  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含家庭)平均金融资产达61.6万元,对养老储备具有一定的贡献,但投资增值方式较为保守。调研显示,个人最期望养老储备方式是银行储蓄,占比高达32.9%;其次是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和不动产,分别为18.5%和17.0%。而人们对基金、股票、债券等流动性更强的现代化金融工具合计占比仅24.4%。调研还显示,中国职工个人理财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这种以个人自发为主的个人养老储备方式,急需政策规划引导。

  加快重构“三支柱”体系

  调查结果表明,加快重构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的顶层设计,推动养老储备水平的提升已迫在眉睫。基本养老保险方面,须尽快解决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推动基本养老结余市场化投资运作,实现保值增值。企业年金方面,应加快“扩面提幅”,特别是养老储备低的民营企业、服务业,并推动公务员、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个人养老储备方面,加快“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地实施。同时,国家还可充分利用投资复利增值效应,有计划地推进养老储备模式从储蓄型养老转变成投资型养老。

关键词:储备,养老,职工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