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财险”启动:互联网金融继续延伸触角
由平安集团联合阿里巴巴、腾讯共同组建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0月9日完成工商登记。而记者在上海工商局的网站上也看到,众安财险的企业状态为“确立”。 众安财险抢占市场先机叩开互联网新金融大门 众安财险由中国保险巨头平安集团和互联网两大中坚力量阿里巴巴、腾讯联手打造。自去年年初宣布筹备后,时隔一年半,众安财险通过了保监会的审批和工商登记,这家国内首个互联网保险公司将正式进入市场。 众安财险的成立被誉为叩开“互联网新金融大门”之举。之前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及消费贷款的范围,P2P业务、众筹模式、余额宝、小贷公司,都已经变得不新鲜,而这些行业也走向了去芜存菁的阶段。此次众安财险的成立将互联网金融的触角伸向了另一个新的领域,给予了一定程度上处于创新平台期的互联网金融以新的发展思路。 众安财险的模式并非简单的网销保险,从上海工商局所公布的信息来看,众安财险所经营的业务是与互联网交易直接相关的企业或家庭财产保险、货运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通过产品创新为互联网的经营者和参与者提供一系列保险保障整体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突破了现有保险营销模式,客户、销售、理赔都来自电商和互联网,是传统金融企业在互联网金融大浪潮席卷之下的破冰之举。 互联网公司继续发力传统企业攻坚新市场 此次跨界组建保险公司之所以意义重大,在于其对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公司都是一个突破,不仅有着1+1>2的效果,还使整个行业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就占据了19.9%股份的牵头方阿里巴巴而言,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早已率先开展余额宝和小贷业务等互联网金融业务。而作为拥有广泛的个人用户基础、媒体资源和营销渠道的腾讯,虽不断表示其主营业务在微信和游戏上,但与金融的结合会将其强大的渠道转化为利润。同时,阿里巴巴和腾讯可对中国平安的大量金融客户进行“二次开发”,转化成为他们的网络客户,使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有了更广泛的含义。 对于平安集团而言,其在国内保险业算是“新贵”。8月24日,其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实现净利润139.59亿元。虽然保持着盈利的状态,但目前中国整个保险行业正陷入销售“寒冬”,产品、渠道的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而保险业一直以来也没有实质性的创新,所谓的改变无非都是体系内部的循环。作为行业的翘楚,平安必须思考如何转变方向,通过众安,平安集团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辟渠道、探索金融营销新途径,还能共享阿里巴巴、腾讯数以亿计的客户资源;同时,借助阿里巴巴和腾讯进行互联网投资运营,可大量节省渠道费用。此前有业内人士分析,众安财险只是中国平安涉足虚拟经济、网络金融的一小步,如果顺利,应该会增加投入,开发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不少人士认为,借助三方的优势,众安财险不仅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同时或许将改变市场行业竞争路径。到那时,在“三马结盟”下产生的众安财险必定会成为各路资本急涌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案例。 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监管方案需及时制定 互联网金融创新风起云涌,而相应的监管目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从之前对P2P行业的风险防范来看,监管部门一般都采用先试验再定规矩的方式,要等这些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对业务的认识深化,对出现的问题了解透彻,才能出台规则。 保险销售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在具有便捷性和价格优势的光鲜下,也有令人担忧的另一面。据了解,2012年网销已超过电销成为成长最快的保险销售渠道,而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和制约因素。按照监管层的要求,为最大限度防止保险欺诈等侵害保险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求“具备一定实力、达到规定门槛”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才能与互联网站建立合作关系,但具体细则与标准还没有制定。 在去年“三马”决定成立众安财险的时候,就有人对维权困难、合同签订等问题提出了质疑。作为第一家只做网销保险的企业,众安在线将其业务范围限定于与互联网相关的财产保险,投保等流程也将通过互联网技术予以解决。这种意义重大的创新无疑在倒逼监管部门及时推出适应未来保险市场发展的监管制度和手段。记者了解到,专门针对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监管办法正在酝酿之中,近期有望出台,而监管细则也已从先前的中介互联网业务相应扩大到互联网保险业。 众安财险的市场将如何展开,互联网创新还将有怎样的突破?这是消费者、行业内部人士及监管部门所密切关注的。 |
关键词:财险,保险,互联网 |